Tuesday, March 28, 2017

墳墓,不是空虛,而是希望

四旬期第五主日

 在美索不達米亞的時代,一位小酒店的老闆西杜林(Siduri)對正在尋找生命意義的英雄格瑪美聲(Gilmamesh)說了這樣的一句話:「當天主創造人類的時候,就將生命交給了人類,並規定了人必須死亡。」這位覺得生命沒有希望的英雄認為,有些事是必須要放棄的,死亡就是朝向沒有回頭路的國度走去。

按照希伯來人的思想,死亡代表黑暗、沉默、遺忘。舊約聖經中,有關記述靈魂的不朽性與死人復活的聖經章節並不多;即使有些關於此類敘述,但這些聖經篇章都是在公元前2世紀後寫成。

關於這點,約伯這樣說:「若是一棵樹被砍伐了,仍有希望生出新芽,嫩枝層出不窮。它的根雖老於地下,枝幹縱枯死地上,但一有水氣,立即生芽,好似幼苗發出枝葉。但是人一死,立即僵臥;人一斷氣,他究竟在何處?海水能乾涸,江河能枯竭;但是,人一僵臥,不再起立,直到天不存在,仍不甦醒,仍不能由睡眠中甦醒。」(約14:7-12)就連聖詠作者也唱出他自己的哀歌:「看,你使我的歲月屈指可數,我的生命在你前算是虛無。世人的生存,只是一口呵噓。人生實如泡影,只是白白操勞,他們所有積蓄不知誰來得到。求你轉移你的目光,不要怒視我,使我一去不返之前,能得享安樂。」(詠39:6-7、14)

這些較古老的詩句可以表達他們對生命意義的歎息與痛苦,以及面對生命即將消失時的無奈。聖經中也多次表達了這種無奈和人對死亡來臨時的恐懼,認為死亡就是進入黑暗與泯滅。因為當時人們的思想還沒有受到耶穌逾越節的光明所引導。
為了更好的明白這樣的信息,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語:即使我要穿越陰深的幽谷,我也不怕兇險,因為有你與我同在。


讀經一 厄37:12-14

為此,你向他們講預言說:吾主上主這樣說:看,我要親自打開你們的墳墓;我的百姓,我要從你們的墳墓中把你們領出來,引你們進入以色列地域。我的百姓!當我打開你們的墳墓,把你們從墳墓內領出來的時候,你們便承認我是上主。我要把我的神注入你們內,使你們復活,叫你們安居在你們的地域內。那時,你們便要承認我,上主言出必行-吾主上主的斷語。」

在公元前597年,以色列的充軍時期,有一位名叫厄則克耳的猶太人,他的使命就是成為充軍時期的先知。「我們充軍後十一年十月五日,有一個從耶路撒冷逃到我這裡的人說:『京城陷落了。』」(厄33:21)。就是在他們充軍流亡異地之前的四個月,拿步高王率領軍隊將耶穌撒冷城包圍,用火將之燒毀,並將其中的一部分人俘虜,帶他們去充軍。為以色列子民來說,這段時期好像是失去希望的時期,厄則克耳就是在這樣的時期履行他的先知使命。正如他們常說的:「人子,這些骨頭就是以色列家族。他們常說:我們的骨頭乾枯了,絕望了,我們都完了!」(厄37:11)這些聽起來好似沒有生命的屍體,或者說的更糟一點,就像乾枯與腐爛的骨骼,充軍時代在墳墓中停留很多年的骨骼一樣。

這樣看來,一切都結束了嗎?天主對亞巴郎的許諾因以色列子民的罪過而取消了嗎?當然,面對這些沒有生命氣息的骨骼,沒有人能將生命再一次賜予以色列人。「上主的手臨於我,上主的神引我出去,把我放在平原中,那裡佈滿了骨頭;他領我在骨頭周圍走了一遭;見平原上骨頭的確很多,又很乾枯。他問我說:『人子,這些骨頭可以復生嗎?』我答說:『吾主上主!你知道。』」(厄37:1-3)

在這個歷史時期,先知將要宣佈以色列人沒有聽過的消息,天主正要完成這樣的事,祂要重新將氣息賜予那些乾枯的骨骼,將復活埋葬在墳墓中以色列人的骨骼,並賜予新生命,將他們從墳墓、死亡與陰府之地領出來,帶他們回到自己的家鄉(參閱厄37:12-13)。先知所說的這種復活的概念,不同於我們所說的死人復活的概念,而是指,充軍的以色列子民可以重新回到他們的國土。這是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猶太經師們常需要討論的話題,因為這樣的概念在他們的心目中很重要,且引起了他們很大的興趣。由此而來的就是,他們希望當他們的默西亞來到時,所有的義人都可以在祂的王國裡參加祂的喜宴。

哪裡有天主的氣息,哪裡就有生命。天主創世之初就已證實了這一點。天主用泥土創造人的時候,向人的鼻孔裡吹了一口氣,人就成了一個有生命的存在體(參閱創2:7)。這生命的氣息,今天仍然在有死亡的環境中運行,就是在充滿仇恨、憤怒、誤解的人,家庭和充滿議異的團體中。為天主的能力來說,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他可以重新修復,將生命的氣息賜予那些甚至乾枯了的骨頭。


讀經二 羅8:8-11

弟兄姊妹們,凡是隨從本性生活的人,決不能得天主的歡心。至於你們,你們已不屬於肉性,而是屬於聖神,只要天主的聖神住在你們內。誰若沒有基督的聖神,誰就不屬於基督。如果基督在你們內,身體固然因罪惡而死亡,但神魂卻賴正義而生活。再者,如果那使耶穌從死者中復活的聖神住在你們內,那麼,那使基督從死者中復活的,也必要借那住在你們內的聖神,使你們死的身體復活。

與所有的動物一樣,人的生物性的生命是有限度的,不能長存。耶穌也死了,和我們一樣,他的肉身也必須死。但是他復活了,發生了什麼事?是什麼力量使他復活了?在今日的第二篇讀經中,保祿告訴我們,耶穌基督完整的具有天主的神,就是完全的擁有天主的生命,因此他不會再死亡。

人的生命有開始和結束,但是天主的生命卻不是這樣。天主不是被生的,因此祂也不會死亡。在耶穌身上具有天主性的生命。當他現世的生命結束後,天主聖神會使他復活,將他引到天父的光榮中。

保祿繼續說,在領受洗禮的時候,我們也領受了天主同樣的神與生命,我們也不再死亡。雖然我們現世的生命有一天會結束,但不歸於泯滅。將耶穌從死者中復活的神,也要住在我們內,並將生命賜予我們可朽壞的肉身。

福音 若 11:1-45

有一個病人,名叫拉匝祿,住在伯達尼,即瑪利亞和她姐姐瑪爾大所住的村莊。瑪利亞就是那曾用香液傅抹過主,並用自己的頭髮擦乾過他腳的婦人,患病的拉匝祿是他的兄弟。他們姊妹二人便派人到耶穌那裡說:「主啊!你所愛的病了!」耶穌聽了,便說:「這病不致於死,只是為彰顯天主的光榮,並為叫天主子因此受到光榮。」耶穌素愛瑪爾大及她的妹妹和拉匝祿。當他聽說拉匝祿病了,仍在原地逗留了兩天。此後,才對門徒說:「我們再往猶太去罷!」門徒向他說:「辣彼,近來猶太人圖謀砸死你,你又要往那裡去麼?」耶穌回答說:「白日不是有十二個時辰麼?人若在白日行路,不會碰跌,因為看得見這世界的光;人若在黑夜行路,就要碰跌,因為他沒有光。」耶穌說了這些話,又給他們說:「我們的朋友拉匝祿睡著了,我要去叫醒他。」門徒便對他說:「主,若是他睡著了,必定好了。」耶穌原是指他的死說的,他們卻以為他是指安眠睡覺說的。然後,耶穌就明明地向他們說:「拉匝祿死了。為了你們,我喜歡我不在那裡,好叫你們相信;我們到他那裡去罷!」號稱狄狄摩的多默便向其他的同伴說:「我們也去,同他一起死罷!」

     耶穌一到了伯達尼,得知拉匝祿在墳墓裡已經四天了。伯達尼靠近耶路撒冷,相距約十五「斯塔狄」,因而有許多猶太人來到瑪爾大和瑪利亞那裡,為她們兄弟的死安慰她們。瑪爾大一聽說耶穌來了,便去迎接他;瑪利亞仍坐在家裡。瑪爾大對耶穌說:「若是你在這裡,我的兄弟決不會死!就是現在,我也知道:你無論向天主求什麼,天主必要賜給你。」耶穌對她說:「你的兄弟必定要復活。」瑪爾大說:「我知道在末日復活時,他必要復活。」耶穌對她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著;凡活著而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麼?」她回答說:「是的,主,我信你是默西亞,天主子,要來到世界上的那一位。」她說了這話,就去叫她的妹妹瑪利亞,偷偷地說:「師傅來了,他叫你。」瑪利亞一聽說,立時起身到耶穌那裡去了。那時,耶穌還沒有進村莊,仍在瑪爾大迎接他的地方。那些同瑪利亞在家,安慰他的猶太人,見她急忙起身出去,便跟著她,以為她往墳墓上去哭泣。當瑪利亞來到耶穌所在的地方,一看見他,就俯伏在他腳前,向他說:「主!若是你在這裡,我的兄弟決不會死!」耶穌看見她哭泣,還有同他一起來的猶太人也哭泣,便心神感傷,難過起來,遂說:「你們把他安放在那裡?」他們回答說:「主,你來,看罷!」

    耶穌流淚了。於是猶太人說:「看,他多麼愛他啊!」其中有些人說:「這個開了瞎子眼睛的,豈不能使這人也不死麼?」耶穌心中又感傷起來,來到墳墓前。這墳墓是個洞穴,前面有一塊石頭堵著。耶穌說:「挪開這塊石頭!」死者的姐姐瑪爾大向他說:「主!已經臭了,因為已有四天了。」耶穌對她說:「我不是告訴過你:如果你信,就會看到天主的光榮嗎?」他們便挪開了石頭;耶穌舉目向上說:「父啊!我感謝你,因為你俯聽了我。我本來知道你常常俯聽我,但是,我說這話,是為了四周站立的群眾,好叫他們信是你派遣了我。」說完這話,便大聲喊說:「拉匝祿!出來罷!」死者便出來了,腳和手都纏著布條,面上還蒙著汗巾。耶穌向他們說:「解開他,讓他行走罷。」那些來到瑪利亞那裡的猶太人,一看到耶穌所行的事,就有許多人信了他。
這段有關拉匝祿重獲精力的敘述很長,但是對奇跡的部分卻很短(43-44)。這段敘述由一系列對話構成,其目的是將讀者帶向一個更深的層次,只有這樣才能明白它真正的意義,就是由耶穌所完成的標記。

這裡敘述的是拉匝祿重獲精力,而不是復活,因為拉匝祿是重新回到這個世界上,重新獲得這個現世的生命,這個生命伴隨著死亡;而另一個生命是像耶穌一樣,徹底捨棄在世生命,被天主帶到天主的世界,在那裡,再也沒有死亡。 

理解這樣的定義後,現在我們看這段經文中那些不連貫的和細節部分。在報紙上的消息通常是比較即時、準確的,但在這段若望的敘述裡,所要表達的卻是非常寶貴的消息,就是朝著一個神學與信仰的反省方向。現在我們仔細看其中的細節。

最初的幾節(1-3節):一個很奇怪的家庭。在這裡並沒有提到父母、丈夫、妻子、子女,只是說兄弟姊妹。在第六節提到了關於耶穌不可理解的態度。他知道拉匝祿病了,本應該去治癒他,卻延遲了兩天,好像衪願意他死亡一樣。為什麼衪不治療他呢?在15節中這樣敘述:「耶穌就明明地向他們說:『拉匝祿死了。為了你們,我喜歡我不在那裡,好叫你們相信;我們到他那裡去罷!』」耶穌怎麼會對拉匝祿的死無動於衷呢?
耶穌時代並沒有通訊工具,瑪爾大怎麼知道耶穌正在來的路上(17),當她去叫瑪利亞的時候(28),耶穌在路上做什麼?為什麼瑪爾大希望瑪利亞能夠走出伯達尼去迎接耶穌。我們不習慣這種做事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是直接朝向亡者的家走去,並安慰亡者的家人。

在25-26節,耶穌的一句話也令人費解:「信從我的,即使死了,仍要活著;凡活著而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衪的門徒怎麼可能從來不死?而我們的經驗是,信從衪的基督徒像其他人一樣,也要經歷死亡。這句話又在說什麼呢?在第35節,提到耶穌正在為衪的朋友而哭泣。如果他的朋友拉匝祿已經從死者中復活,如何解釋衪這樣的態度和行為呢?難道這是假裝的嗎?

在若望福音中,伯達尼的這個家庭在福音的其他部分沒有出現,耶穌這三個至愛朋友的最後結局是怎麼樣子呢?更奇怪的是,這是一個可以引起轟動的奇跡,為什麼在別的福音中沒有提到?可以說,若望想為他的讀者敘述一個難以理解的奇跡。這不是簡單的敘述,而是一個神學反省。他用一個死人重獲生命的例子,要讓人明白,這個人以前是死的,現在卻因著耶穌的介入,重新獲得生命。面對這樣的事例,作者想要表達他的中心思想:耶穌,就是復活的那位,他是生命的主。

現在我們開始分析若望在這個伯達尼的家庭中想表達的意義是什麼。這裡只提到了兄弟姊妹,這是一種象徵手法,就是在基督徒團體中沒有領導或者下屬,大家都是平等的,都是兄弟姊妹,與耶穌的關係是非常富於感情的。福音作者在這裡強調師傅與拉匝祿的那種很深厚的友誼(3、5、11、36)。這象徵著耶穌與門徒之間的一種很特殊且友好的關係:在最後晚餐中,耶穌說「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而稱你們為朋友」(若15:15)。

在這樣的團體中,有時也會有令人傷心的事發生,並覺得是一個不可解決的謎——一個兄弟的死亡。面對這樣的事,耶穌能夠做什麼?這樣的事發生有什麼意義呢?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兄弟面對死亡的威脅。如果耶穌是拉匝祿和我們的弟兄,為什麼耶穌不阻止死亡降臨到我們身上?

我們和瑪爾大、瑪利亞一樣,也不明白為什麼衪拖延兩天才到。我們都在等待衪的到來,因為衪的到來與立刻介入代表衪的愛與大能。拉匝祿兩位姐妹的話,其實也是我們所有人的話:「如果你在這裏,我的兄弟就不會死。」(21、32)我們的信德在面對親人的去世時會遇到挑戰,就會懷疑天主不在我們中間,懷疑天主的愛並沒有時刻伴隨我們。

面對拉匝祿的死亡,耶穌回答這樣的疑問,他並不想阻止人在生物學和生理上的死亡,衪不想對人正常身體上的死亡做太多干預。衪來到這個世界並不希望人現世的生命永遠常存,而是要將人帶向另外一種生命,一個沒有結束的生命。現世的生命雖然好,但有結束的一天。在這樣的意義下,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很多基督徒與基督及其教會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如果總想去尋求奇跡,就會帶來信仰根基的動搖,並懷疑天主是否在我們中間,並說天主不與我們同在,特別在面對疾病、痛苦、災禍與不幸的時候。

通過與門徒們的對話(7-16),並藉著門徒們的話語,表達出我們面對死亡時恐懼感。這是人的反應,因為人認為死亡就是人的結束與終點。面對死亡時的這種內心的恐懼,其實就是人內心陰險的敵人。誰害怕死亡,就不能度全新的基督徒生活。門徒的意思即在於此:「為了愛的緣故,可以接受基督所要求的一切,甚至可以捨棄自己的生命。為一個真正的基督徒來說,死亡就像一粒麥子一樣,只有落在地裡,才能結出很多果實來。」(若12:24-28)耶穌的話語也表明,死亡有它另一層意義。耶穌重申衪樂意沒有阻止拉匝祿的死亡,因為為耶穌來說,死亡並不是一個毀滅與不可復原的事情,而是標誌著一個新的開始,一個不受死亡與痛苦威脅、生存條件比現世要完美的開始。

現在我們進入這段經文的中心部分,就是耶穌與瑪爾大的對話(17-27)。拉匝祿被埋葬在墳墓中四天了。耶穌時代,一般人認為,人死後四天才算真正的死亡,頭三天人還沒有徹底死亡。若望並不是想告訴我們拉匝祿死亡的天數,而要說他已經徹底死亡,他現世的生命已經完全結束;同時,面對耶穌的許諾,耶穌可以為拉匝祿做些什麼。

在接下來的對話中,耶穌讓瑪爾大明白基督徒死亡的意義。「如果你在這裡」這一句話,是人在面對自己無法瞭解的突如其來的事件時的反應,是人在既受損失又受嘲笑時的反應。在這樣的事件中,人會對天主的存在表示懷疑:如果天主存在,為什麼會有死亡?

與撒杜塞人不同的是,瑪爾大屬於相信復活的一群人。她相信,世界末日她的兄弟拉匝祿會復活,並與所有的義人一起,進入天主的王國,參加天國的宴席。也許和所有的基督徒一樣,她對復活的這種理解並不能帶來任何安慰。因為這種概念是未來的事,並且沒有任何現實意義。為什麼在天主眼中,要人先死亡,然後再恢復現世的生命?為什麼需要等待?靈魂怎麼能夠沒有肉軀而單獨存在?這種復活的概念其實非常難以理解:如果天主可以重新創造一個死了的人,那麼只是這個人的影子,而不是先前的那個。基督徒並不是相信一個人先死,然後復活,而後才是世界末日的來臨;而是相信人由基督所救贖,且不會再死。我們可以由耶穌向瑪爾大的說話中明白這樣的意義:耶穌向瑪爾大說:「誰相信我必不死。」(26)這句話的意義是什麼?當面對一個沒有呼吸只剩下軀殼的人時,怎麼相信這個人沒有死呢?這裡我們需要做一個比較來說明這樣的事情。

人的存在就是一個來與去的問題。我們從母胎中不能帶來什麼,也不能帶走什麼。從還在母胎中開始,人到這個世界就是為了進入死亡,因為人的一生伴隨著很多死亡的標記,例如孤單、被遺棄、親人的遠離、背叛、無知、疾病、痛苦等。我們的生命從未滿全過,常常受到各種限制。這個世界不是我們的最終歸宿,不是我們生命的全部。為了能夠度一個滿全的生命,我們必須從這個世界走出去。

我們可以假設,假如一個孕婦懷了一對雙胞胎,九個月的妊娠期中,如果這對雙胞胎能夠看見、明白、說話。他們只能認識他們那個狹隘的世界,並不能認識外面的世界。他們不知道外面的人如何結婚嫁娶、工作、旅行、散步等;他們更不能知道在這個世界上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動物、植物花草、花卉、海灘等。他們只能經驗到他們生活的世界。九個月之後,雙胞胎中會有一個先來到這個世界,那個還留在母胎中的,即便只多停留一會兒,也一定會想:我的兄弟已經死了,不存在了,消失了,他獨自留下我一人……於是他哭了。但是他的兄弟並沒有死,只是進入一個狹窄的生命旅程,很短,有限制,通過這個過程,進入另外一個生命存在形式。

耶穌對瑪爾大解釋說:相信他的人並不是經歷死亡,而是由另外一個新生命誕生,更換一個生命的存在方式。進入天主的世界,那是一個不受死亡與人生各種限制困擾的生命,不同於這個世界的生命存在方式,是一個沒有盡頭的生命。這種生命是我們現世無法體會的,是人無法明白的,因為人對現世的生命還沒有完全瞭解,只能對這樣的生命感到驚訝:天主為愛他的人所準備的,是眼所未見,耳所未聞,人心所未想到的(格前 2:9)。在基督徒的視野中,現世的生命其實就像是母胎一樣,想在這個世界常存的人就是死亡,而為那些不存在這個世界的上人就是生命。

從這點出發,我們現在可以理解為什麼耶穌並沒有阻止拉匝祿的死亡。從天主的眼光出發,這樣的時辰其實就是重要與喜樂的時期。初期的基督徒稱這樣的日子為「重生的一天」。而這樣的日子為別人來說,就像是不幸的一天,是進入虛無的日子。有一句老子的話這樣說:死亡的日子,為蠕蟲來說是世界的結束,為世界來說就是一個蝴蝶。為蠕蟲來說它並沒有死,好像消失了一樣,其實它並沒有消失,卻繼續以蝴蝶的形式存在。這樣的比喻可以幫助去理解耶穌戰勝死亡的意義。
在聆聽了耶穌的話語後,瑪爾大立刻宣誓了她的信仰,並承認耶穌就是這生命的賜予者:「是的,主,我信你是默西亞,天主子,要來到世界上的那一位」(27)。

接下來是瑪利亞與耶穌的對話(28-33),我們不停留在這裡,因為與之前的對話相比較,並沒有什麼新穎之處。只注意,耶穌來並不是為了參加追悼會,而是來將生命賜予他人,並希望瑪利亞從那充滿哭泣的家裡出來。他那充滿激動的聲音顯示,就像所有的人一樣,他對拉匝祿的死亡非常的悲傷。

本段經文結束的部分非常重要(34-42)。面對拉匝祿的死亡,耶穌也流淚了。面對耶穌的眼淚,除了相信死亡是另外一種生命的開始外,沒有其他的解釋。耶穌面對朋友的死亡並不是無動於衷。他知道拉匝祿並沒有死亡,而是透過死亡與天主生活在一起。他悲傷,是因為他們要分開一段時間。

有兩種悲傷的理由,一種是,認為死亡是一切的結束,為這樣的事去悲傷,這樣的悲傷無法帶來安慰。另外一種,就像耶穌一樣,在墳墓前情不自禁地流淚。這兩種悲傷,在希臘文中是用兩個不同的動詞來表達的。為瑪利亞和瑪爾大的流淚,用KLAIEIN(33),其意思是說悲傷中帶著失望;而耶穌的悲傷卻是另外一個動詞EDAKRUSEN(35),意思是從眼睛裡流出淚水。只有這樣的眼淚才是基督徒的,是有意義和從容的。

    耶穌流淚後命令將石頭移開,這也是對基督徒團體和所有成員所說的,這樣的團體認為,死亡是生者與死者的分隔,並認為死者與生者沒有共融。為相信復活的人來說,雖然這兩種形式不同,但所有的人都是生活的。所有阻礙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都被移開了。在復活節那天,所有掩蓋墳墓的石頭都被移開,由這個可朽壞的現在世界進入了沒有死亡的世界。

    耶穌向天父的祈禱,並不是祈求一個奇跡,而是祈求光照世人的光明,祈求所有的人能夠通過他正在完成的標記,相信耶穌自己就是天主,就是生命的主人。耶穌的呼喊「拉匝祿,出來!」是耶穌先知使命的滿全:「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時候要到,且現在就是,死者要聽見天主子的聲音,凡聽從的,就必生存。」(若5:25)實際上,由伴隨著死者的一系列標記可以看出來:腳和手都纏著布條,面上還蒙著汗巾(44)。耶穌要求拉匝祿從墳墓中出來,就像在經文中所說那樣,死者已完全沒有活的希望(因為已埋藏4天了);但耶穌完全顯示了他的神能,他是生活的天主。耶穌並不只是恢復他現世的生命,如果這樣,這只是一種短暫的勝利,並不能完全戰勝死亡;而是將他帶向天主的光榮中。

「解開他,讓他行走罷」(44),這是最後的命令。這是對團體說的,是對團體的一個邀請,因為基督徒團體為自己所愛的人的去世而感到悲傷;所以讓「死者」行走,是使之生活在新的生活條件中。在《默示錄》中也有這樣的描述:「他要拭去他們眼上的一切淚痕;以後再也沒有死亡,再也沒有悲傷,沒有哀號,沒有苦楚,因為先前的都已過去了。」(默 21:4)
對待死者的方式有多種:對待埋在墳墓中的人,可以認為像著了魔(就像在死人中找活人似的)。為了個人的益處將患病的人隔離,為了死者建立聯繫而向通靈者求助。將自己的朋友丟下是痛苦的,如果將之留下,這樣的行為卻是自私的,這樣做就像是阻止一個嬰兒誕生一樣。「解開他,讓他行走罷」,在今天,耶穌仍然很柔和地重複,要求他的門徒們不要為了一個兄弟姊妹的去世而過分悲痛。



Wednesday, March 22, 2017

常燃不滅之光

四旬期第四主日 

世上有些事情我們可以用眼睛看見,但有許多是我們無法看見的。科學知識,使我們對每樣東西都以檢查,監測,量化的方式去理解。一切的物質正在以驚人的步伐增長,使人認為可以控制一切,令人感到好奇和著迷。人對自己的這種感官能力很自豪,並認為且確信,只有人的感官能夠覺察,眼睛能夠看到,在實驗室用儀器可以證實的事情,才是真實的。

人妄想控制世間一切的假設,是來自人視覺;但當心靈的眼睛被蒙蔽,模糊了人的內在及靈性時,人便未能窺視天主的奧秘,生命和死亡的意義,以及人類歷史的最終命運。
還有另一種形式的瞎子,即相信世上的一切會為自己帶來幸福,並用財富、成功、職業、性、健康與疾病、青春與衰老、家庭與子女作基礎;而對於這些事物的價值,卻分了等級:有的被抬高,有的被貶低。這樣的區分,也許是由於對這些事物沒有正確的認識,或者個人的一時喜好或、興趣、又或是意識形態、由罪惡而來的錯謬經濟制度,以及無用的閒談。這些都是欺騙人的虛假光明,生活中不可信靠的閃光和誤導人的亮光。

那照耀世人的光來到了世界(若 19):基督來到世界,驅除我們內心的黑暗,照亮漆黑的夜晚,使我們成為光明之子和白日之子(得前 55)。為了更好的理解這樣的信息,現在讓我們重複這句話:天主,你是世界的光,跟隨你的,必有生命的光。

讀經一  撒上 1616-710-13

上主對撒慕爾說:「把你的角盛滿油,我派你到白冷人葉瑟那裡去,因為在他的兒子中,我已為我選定了一位君王」。撒慕爾遂依照上主吩咐他的作了。及至到了白冷,城內的長老都戰憟前來迎接他說:「你駕臨這裡平安嗎?」

他們一來到,他見了厄里雅布,心裡想:這一定是立在上主前的受傅者。但上主對撒慕爾說:「你不要注意他的容貌和他高大的身材,我拒絕要他,因為天主的看法與人不同:人看外貌,上主卻看人心。

葉瑟就叫他的七個兒子都到撒慕爾面前來,撒慕爾對葉瑟說:「上主沒有揀選這些人」。撒慕爾於是問葉瑟說:「孩子們全到了嗎?」他回答說:「還有一個最小的,他正在放羊」。撒慕爾對葉瑟說:「快派人帶他來,因為他不來,我們決不入席」。於是派人把他帶來,他是一個有血色,眉清目秀,外貌英俊的少年。上主說:「起來,給他傅油,就是這一位」。撒慕爾拿起油角來,在他兄弟們中給他傅了油。從那天起,上主的神便降臨於達味身上。

「有死的人的思想,常是不定的,我們人的計謀常是無常的。」《智慧書》的作者提醒人不要專注人的標準,不要過於依賴人的判斷標準。(智 914
先知,就是天主向他們託付自己的計劃並啟示自己奧跡的人。先知也帶著有脆弱的人性嗎?先知也是人,對他們來說,天主的旨意也很難理解的。如果他們想明白天主的計劃,就必須淨化自己的眼睛,透過天主的眼睛去看現實。這樣的事情就在撒慕爾身上發生了。他是天主的人,被天主派遣到白冷去為天主所揀選的國王傅油。

這是發生在公元前1200年,以色列子民正處於困難時期,受鄰近的斐利斯特人壓迫。他們需要一位勇敢、有能力、聰明的人帶領他們衝出重圍。但是在哪裡能夠找到這樣的人呢?
一天,天主告訴撒慕爾,祂找到了合適的人,是白冷的一個青年,葉瑟的兒子。先知於是起身前往那個城市,來到葉瑟的家,向他們敘述天主對他的啟示。葉瑟歡欣鼓舞,容光煥發,因為天主揀選了他的一個兒子作以色列的國王。他詢問是哪一個兒子,因為他有很多的兒子。厄里亞布是葉瑟的首生子,有高大的身材、俊美的儀容。撒慕爾也被這樣的外表所震撼,內心想了很久之後,認為肯定是這位。但是他的內心有天主的聲音卻說:「不是這位!」撒慕爾有些失望。於是葉瑟向他介紹自己所有的兒子。他將七個兒子一個一個地向撒慕爾介紹,每一位都很美、強壯、明智,但是沒有一位被天主揀選。撒慕爾似乎也猶豫不決,不知所措。他問葉瑟說:「你還有別的兒子嗎?」葉瑟回答說:「是的,還有一個,還是少年,不敢想像天主會選擇這樣的人,將如此重擔交給他,天主完全可以交給一個能力相當的人。」先知現在開始用新的眼光,用天主的眼光看事物,對葉瑟說:「快把他喊來,就是他,他就是天主所揀選的。」

奇怪,天主的選擇好像不合符邏輯,這並不是第一次彰顯天主做事的標準與及方法與人不一樣,人很難明白天主做事的方法與準則。聖經的開始就說天主特選了亞伯爾,而不是加音,但是聖經並沒有為我們解釋原因(並沒有說亞伯爾是好的,加音是壞的);而是另外一個原因:亞伯爾,這個詞在希伯來文中的意思是「空虛」、「虛無」,意即可有可無,根本沒有價值。亞伯爾比較脆弱、弱小,也正是這樣才能吸引天主的注意。這是在聖經中天主第一次特別鍾愛那些不被重視和被人認為沒有價值的人。

接著天主揀選了一個民族:以色列民族。相對他們而言,埃及人朝拜自己的神,建築金字塔,認識科技,而且征服了巴比倫,富裕而有能力,在各方面都發展很快。但天主並沒有揀選他們,卻揀選了以色列民,因為他們是最弱小的一群。天主揀選了吉德紅,將他們從米德揚人手中拯救出來。吉德紅為了躲避天主的召叫和敵人的攻擊,說:「我主,請原諒!我憑什麼拯救以色列?看,我家在默納協支派中是最卑微的,我在我父親家中又是最小的一個。」(民 615)耶穌也向我們彰顯了同樣的態度:衪特別關注弱小者、罪人、窮苦人、牧羊人、受鄙視的人,也恰恰是這樣的人受天主優先邀請參加天國的宴席。

怎麼理解天主的這種特選呢?我們可以在這段經文中找到答案:因為天主不用人的眼光看人。人看外表,只注重看外表和容易消失的東西,而天主則看內心。撒慕爾是天主所揀選的先知,雖然猶豫了一會兒,但是並沒有被這種外表所迷惑。這樣的事就這樣自然地發生了。也許我們只要仔細反省,就明白,人的判斷是很表面的,這是不正義的。這段讀經邀請我們以實際行動,讓天主的光照耀自己,以天主的思想和目光看世物。

讀經二  58-14

從前你們原是黑暗,但現在你們在主內卻是光明,生活自然要像光明之子一樣;光明所結的果實,就是各種良善、正義和誠實,你們要體察什麽是主所喜悅的;不要參與黑暗無益的作為,反要加以指摘,因為他們暗中所行的事,就是連提起,也是可恥的。凡一切事,一經指摘,便由光顯露出來;因為凡顯露出來的,就成了光明;為此說:你這睡眠的,醒起來罷!從死者中起來罷!基督必要光照你。

在聖經中,善與惡的鬥爭常常是用對偶手法表達的:光明與黑暗。就像聖保祿所說的一樣:光明與黑暗是無法相聯的(格後 64)。這樣,悲劇就在於人選擇黑暗,遠離天主的光(若一 1:57)。

為閃族人來說,他們很多地方與波斯人的二元觀念非常相似,如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象徵天主,而西方便被稱為邪惡。在四世紀時,耶路撒冷的季黎諾(CIRILLO)在一次洗禮教理課上對他的信徒說:你們朝向西方,伸出你們的手並宣誓棄絕撒旦,因為西方代表撒旦黑暗的勢力與其王國的所在。

這樣的勸諭正反映了這封書信的思想。為基督徒來說,洗禮使人由黑暗進入光明,正是為這樣的原因,才要求光明的行為,就是保祿所總結的各種良善、正義和誠實。如果繼續尋求作惡,這樣的行為是可恥的,因為做這事的人害怕光明,而願意停留在黑暗中。
最後,保祿建議丟棄黑暗行為的方法:一切事情,一經指摘,便由光顯露出來(13節)。羞愧的行為,人必須堅決地棄絕,不能為它尋找理由,使它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可以接受的。我們要直接指出邪惡的行為,而不是模棱兩可。這就好像將一個人臉上的紗巾解開,可以直接享受到陽光的充足照耀,而不是戴著紗巾接受陽光。當沒有黑暗時,邪惡的行為便被暴露在外,邪惡便找不到藏身之地。所有的基督徒都要勇敢地放棄一切邪惡行為。相對主義與思想容易讓人陷入圈套:就是所謂的稱惡為善,稱善為惡(依520)。基督徒常有這樣的誘惑。

福音 91-41

耶穌前行時,看見了一個生來瞎眼的人。他的門徒就問他說:「辣彼,誰犯了罪?是他,還是他的父母,竟使他生來瞎眼呢?」耶穌答覆說:「也不是他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顯揚出來。趁著白天,我們應做派遣我來者的工作;黑夜來到,就沒有人能工作了。當我在世界上的時候,我是世界的光。」耶穌說了這話以後,便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了些泥,把泥抹在瞎子的眼上,對他說:「去,到史羅亞水池裡洗洗罷!」──史羅亞解說「被派遣的」──瞎子去了,洗了,回來就看見了。於是,鄰居和那些素來曾見他討飯的人,就說:「這不是那曾坐著討飯的人麼?」有的說:「就是這人。」有的說:「不,是另一個很相似他的人。」那人卻說:「就是我。」他們問他說:「你的眼睛究竟是怎樣開的呢?」他答覆說:「名叫耶穌的那個人,和了些泥,抹在我的眼上,給我說:你往史羅亞去洗洗罷;我去了,洗了,就看見了。」他們又問他說:「那個人在那裡?」他說:「我不知道。」

他們便將先前瞎眼的人,領到法利塞人那裡。耶穌和泥開他眼睛的那天,正是安息日。於是法利塞人又詢問他怎樣看見了。那人就向他們說:「他把泥放在我的眼上,我洗了,就看見了。」法利塞人中有的說:「這人不是從天主來的,因為他不遵守安息日。」有的卻說:「一個罪人怎能行這樣的奇跡?」他們中間便發生了紛爭。於是,他們又問瞎子說:「對於那開了你眼睛的人,你說什麼呢?」瞎子說:「他是一位先知。」可是猶太人不肯相信他先是瞎子而後看見了,等到叫了復明者的父母來,問他們說:「這是你們的兒子麼?你們說他生來就瞎麼?怎麼他現在竟看見了呢?他的父母答覆說:「我們知道這是我們的兒子,也生來就瞎。如今他究竟怎麼看見了,我們卻不知道;或者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也不知道。你們問他罷!他已經成年,會說自己的事了。」他的父母因為害怕猶太人,才這樣說,因為猶太人早已議定:誰若承諾耶穌是默西亞,就必被逐出會堂。為此,他的父母說:他己經成年,你們問他罷!於是法利塞人再把那先前瞎眼的人叫過來,向他說:「歸光榮於天主罷!我們知道這人是個罪人。」那人回答說:「他是不是罪人,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我曾是個瞎子,現在我卻看見了。」他們又問他說:「他給你作了什麼?怎樣開了你的眼睛?」他回答說:「我已經告訴了你們,你們不聽;為什麼又願意聽呢?莫非你們也願意做他的門徒麼?」他們辱駡他說:「你去做他的門徒好了!我們是梅瑟的門徒。我們知道:天主曾給梅瑟說過話;至於這人,我們不知道他是從那裡來的。」那人回答說:「這真奇怪!你們不知道他是從那裡來的,他卻開了我的眼睛。我們都曉得天主不俯聽罪人,只俯聽那恭敬天主,並承行他旨意的人。

自古以來從未聽說:有人開了生來就是瞎子的眼睛。這人若不是由天主來的,他什麼也不能做。」他們卻向他說:「你整個生於罪惡中,竟來教訓我們?」便把他趕了出去了。耶穌聽說他們把他趕出去了,後來遇見了他,就給他說:「你信人子麼?」那人便回答說:「主,是誰,好使我去信他呢?」耶穌對他說:「你已看見他了,和你講話的就是!」他遂說道:「主,我信。」遂俯伏朝拜了耶穌。耶穌遂說:「我是為了判別,才到這世界上來,叫那些看不見的,看得見;叫那些看得見的,反而成為瞎子。」有些和他在一起的法利塞人,一聽了這話就說:「難道我們也是瞎子麼?」耶穌回答說:「你們如果是瞎子,就沒有罪了;但你們如今說:我們看得見,你們的罪惡便存留下來了。」

從初期教會開始,胎生瞎子的敘述就在四旬期被誦讀。原因很簡單:因為從胎生瞎子的身上可以學習基督徒的信仰歷史。我們與基督相遇之前是一個瞎子,相遇之後基督為我們打開了生活的亮光,在洗禮的水旁照亮了我們。當君士坦丁建了第一個洗禮池後,將它取名為洗禮池,意思就是光亮之地。

在今天的福音中,若望為我們介紹耶穌生活的一個片段,藉以闡述基督信仰的中心思想與意義,就是由基督而來的救恩。這裡所採用的語言就是聖經語言:黑暗與光明互相對立。在聖經中,黑暗常是否定的代表,它是邪惡的黑暗勢力、死亡、喪亡的象徵;而光明則代表轉向天主的方向,是善與生命的選擇。
胎生瞎子獲得治癒,與慶祝帳蓬節的上下文聯在一起(若 72),這是猶太人很重要的節日之一。他們持續狂歡慶祝一個星期,慶祝光與水的奧跡。

聖殿的平地上有點燃的火把照耀,並有一口井,是用來取水祭祀的。依撒意亞也這樣證實:「你們要愉快地從救恩的泉源裡汲水。」(依 123)在節日的第二天,人們會圍繞著井旁跳舞和歌唱。耶穌在節日的最後一天,高聲呼喊說:凡口喝和信從我的人,就來喝吧(若 737)。耶穌同時聲明:我是世界的光,跟隨我的人,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的光(若 812)。

為了更好的理解今天福音的信息,我們需要把光與水的意義聯繫起來。胎生的瞎子只用池裡的水洗了後才看見的。
將這段福音分成七部分,就像一個劇本的七個部分。

第一部分(1-5節)這部分以耶穌與門徒間的對話開始。這樣的介紹是文學上的一種技巧,為了讓人能夠進入這段經文,並更好地瞭解這樣的環境,如果將它縮短成一個新聞片段,就不能瞭解胎生瞎子獲得治癒的象徵意義,也不能理解這段經文的中心意思:耶穌是世界的光(4-5節)。

門徒們的問題也許就是我們的問題:「辣彼,誰犯了罪?是他,還是他的父母,竟使他生來瞎眼呢?」(2節)
在耶穌時代的人們認為,天主為了正義的原因會按照各人的行為獎賞義人,懲罰惡人。而災禍、疾病、痛苦是對罪人的一種懲罰。這樣的思想,與人的邏輯與思維是不謀而合的。約伯也這樣嘲笑說:「惡人為何享受高壽而勢力強大?他們在世時,子孫昌盛,親眼看見子子孫孫。他們幸福地度過天年,平安地降入陰府。」(約 217-813)如果誰有異議,他會說:「難道天主要向他的兒子討罪債?其實應向他本人報復,叫他覺悟!叫他親眼看見自己的毀滅,親自飲下全能者的義怒之杯。他既逝去,他本人的歲月已絕,他的家庭對他還有什麼關係?」(約 2119-21)正是這種看似不可辨駁的思想所帶來的影響,使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所謂「正義的償報」的教條。這樣,胎生的瞎子就被認為是在母胎犯罪而致的後果。

耶穌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的態度:「不是他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顯揚出來。」(3節)如果說這是天主的懲罰,就是對天主的褻瀆,這是外邦人的思想。聖經中的這種描述,是採用古代的一種說法,而不是天主的想法;它要表達的是,災禍由罪惡而來。可惜的是,今天的人們只說這是天主的懲罰,卻沒有闡明它所代表的意義。

在面對惡的時候追究責任有誰來負,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唯一要做的,是像耶穌一樣制止罪惡繼續。耶穌這樣說:「不是他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顯揚出來。」(3節)
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矛盾性和兩面性。我們總是將事情按照好或壞分類,每一件事情的好與壞,取決於它們存在的形式;其實,好與壞是可以轉換的,是相對而言的。胎生的瞎子並不是因為犯了罪才這樣。若望在這裡要表達他的象徵意義:既不是自己的罪過,也不是別人的罪過造成的,每一個人生來就是瞎子。天生的瞎子對於光明沒有一點概念,從來沒有希望,也不願希望耶穌治好自己的眼睛,是耶穌主動伸出援助之手治好他們,這恰恰顯示出,救恩(光明)是天主完全的給予、白白的恩賜。哪裡有耶穌,那裡就有光明;哪裡沒有耶穌,那裡就有黑暗籠罩。

第二部分(6-7節),用一種對照手法描述瞎子被治癒。治好瞎子的方法是無法想像的:用泥土和唾沫。當時的人們認為,人的唾液是人的氣息、精神與力量所在。耶穌這樣的動作重複了幾次(穀 733823),這也許是對《創世紀》中天主造人的一種敘述(創 27)。福音的作者意在暗示,新人類只有在耶穌的氣息與精神下才能誕生。

瞎子並不是一開始就被治癒,而是走到史羅的水旁,潔淨之後才得痊癒。若望指出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派遣,這是對耶穌身份的反思,是天父所派遣。所要表達的意思很清楚,是天父所賜的活水,就是對撒瑪黎雅人許諾的水,只有這水可以將瞎子治癒。
第三部分(8-12節):因為被耶穌治癒了,瞎子的近人似乎不認識他了,他們的態度也完全改變,問這是不是他?這就是人們對門徒們的印象:雖然時常在一起,但是如果有一天變成耶穌的門徒,在某些方面發生了改變,被人認為不是同一個人了。之前的生活很世俗化,與人難以交往、自私、貪婪、粗暴;但是現在不同了,改變了思考、說話、判斷、評價的方式,用一個新的標準評價人與事,去面對問題,去行動。治癒眼睛的水就是基督的話,為他帶來生命的意義,創造一個新並照亮了人。

門徒們朝向光明之路,這個過程是漫長且辛苦的。福音作者借胎生的瞎子與耶穌相遇,開始了他的這個旅程。他對別人說:「名叫耶穌的那個人,和了些泥,抹在我的眼上。」他們問他:「耶穌在哪?」他答說「不知道」。胎生的瞎子承認自己對耶穌還是一無所知,這也是門徒們的靈修經驗。他們剛開始對耶穌一點也不瞭解,在與耶穌相遇後,他們感覺到需要對耶穌瞭解多一點。

第四部分(13-17節),宗教領袖們開始詢問瞎子的事情。他們想核實這事是否真的發生了。他們想將耶穌處死,是因為耶穌與這些民間宗教領袖的思想不同。他們以天主代言人而自居,並按照他們的標準,將別人看成是邪惡的,是天主的敵人。這種自負和高傲的心態,使他們拒絕接受來自天主的光。他們頭腦中固有的想法阻止他們承認耶穌,並且傲慢地說:「我們知道這個人不是來自天主」(16節)。他們是瞎子,卻自信看得見。這些法利塞人的態度是危險的信號。如果他們想認識耶穌,如果他們僅僅依恃自認為可以給他們安全感的教條,而頑固地拒絕改變他們的態度,那麼他們只能停留在黑暗中,成為黑暗的奴隸。

胎生的瞎子明白自己的無知,因此他主動地隱退了。他回答那些問他的法利塞人說:「祂是個先知。」(17節)在這之前他以為耶穌只是一個普通人,現在他明白多一點了。這是一個認識上的進步:他是一個先知。

第五部分(18-23節):這是另外一個問題。這次,宗教領袖把瞎子的父母叫來。宗教領袖擁有宗教的權威,不允許也不能容忍別人對他們的權威提出異議;誰敢反對他們,必須從人群中被除掉。面對他們的權威,瞎子的父母沒有勇氣為兒子身上所發生的事作見證。這也是每個人被基督之光所照耀的經驗:很多次我們捨棄,甚至背叛我們的近人,只是因為在權威和權勢面前感到害怕,要迎合權威人士,認為這樣自己才有安全感。

如今人們通常認為,與真理為伍是很困難和危險的,因為害怕與人的關係破裂,害怕失去在權威人士面前的寵倖,在需要時保持沉默。這種緘默不語與沉默其實是一種罪過。
第六部分(24-34節):因著胎生瞎子被治癒的原因,宗教領袖再一次召叫他。從被治癒的瞎子的答覆中,我們可以看到,人蒙受基督的光照後與別人是不同的。首先他是自由的。他說他想說的,不向任何人低頭。他確信耶穌是一個先知。這是在法利塞人明確地反對他之後說的:「我不知道他是否是罪人,但有一件事我知道,就是我之前是瞎眼的,現在我卻看見了。」他自己的話對於法利塞人本身就是一個諷刺,而且更有諷刺意義的是,這個被治癒的瞎子加了一句:「這真奇怪,你們不知道衪是從哪裡來的?」

他是勇敢的:他拒絕屈從於一切形式主義與奴隸主義。他對擁有並濫用權力的人並不感到害怕,也並不害怕他們對他的威脅、侮辱,甚至可能會為他帶來暴力的傷害(24節)。

他很真誠:他不放棄講真理的機會,雖然這樣做可能會引起處在高位人的不滿,而為自己帶來麻煩,因為這些人只習慣於接受來自諂媚者的贊同與讚美,掌聲與鮮花。

他純樸,就像鴿子一樣,同時也機警。宗教領袖想陷害他,想誣告他不遵守安息日的規定。但是他足智多謀,成功地躲避這樣的陷阱:「我已經對你們說了,為什麼你們還想聽一次呢?」他沉思說:「是不是你們也想成為他的門徒?」(27節)

他渴望能夠瞭解更多一點,對耶穌保持開放的態度;他知道自己看到了很多事物,看到了真理的一部分;但同時也相信,他還有很多事情不明白。宗教領袖卻自信看到了所有的真理,他們自認為明瞭所有:我們知道這個人不是來自天主(16節);我們知道這人是個罪人(24節);我們知道只有梅瑟同天主講過話(29節)。那個胎生的瞎子被治癒後卻開始明白自己的限制:那人在哪裡?我不知道(12節);他是不是個罪人,我不知道(25節)。當耶穌問他是否相信人子時,他回答說:是誰?他能再一次面對自己的無知(36節)。

最後,他反抗壓迫和恐懼。雖然遭受恐嚇,但是不放棄和否認所接受的光明。他勇於承認真理,即使有被逐出會堂的危險,也跟隨良心的判斷與指引。

最後一部分:耶穌再次出現。在整個敘述中,耶穌好像根本不存在似的。即使是被治癒的瞎子在面對宗教領袖的刁難時,衪也沒有出現。因為衪相信他的機靈足以應對這些問題。被耶穌的光所照耀的門徒,在面對困難時不需要耶穌親身臨在。衪的光明就是門徒們的力量,這樣的力量足以面對困難與挑戰,對耶穌保持忠信,並作正確的選擇。

最後耶穌的出現,是為了帶來他的審判:只有衪可以去判斷人生命中的成功或失敗。衪說:在開始的時候有一個瞎子,並有很多人看見我們,現在情況變了,之前那些確信看見的人現在變成了瞎子;而之前的那個瞎子,因為認識到自己的限制,現在反而成了看得見的。在這段敘述中,那些法利塞人和宗教領袖一直不願意正面地稱呼耶穌:他們是所謂的看得見者,他們稱耶穌是「那人」,「那個人」,「那一位」。這些領袖不願意稱呼耶穌的名字,他們的眼睛看的見,但是他們卻不願意瞭解耶穌是誰。

被治癒的胎生瞎子的經歷,就是一條信德的旅程,這個旅程就是每個門徒要經歷的:在開始的時候,耶穌為他是一個普通的人(11節)。然後他承認耶穌是先知(17節),接下來就是「天主的人」(32-33節),最後是「主」(38節)。最後的稱呼是最重要的,為門徒和基督徒來說,這是信仰宣誓。在復活前夕隆重禮儀的慶祝中,所有的慕道者在受洗前隆重地宣佈:「我信主耶穌基督!」從這個時刻起,新領洗者就被基督的光所照耀。


Friday, March 17, 2017

無價的生命之泉

 四旬期第三主日   

以色列子民在西乃山上忍受長時間的乾渴,總希望得到生命之水。他們挖井取水喝,並希望從天上降水,從山谷河流中冒出水來,以灌溉大地。
在沙漠中的遊牧民族,對綠色的草場有很大的興趣,他們認為水是生命的象徵與天主的祝福,認為天主就是「召海水而傾流於地面」的那位(亞 5:8)。

在聖經中,「水」的意義很廣泛,它是一種愛的表達。彼此相愛的人常常想著對方:是湧出的泉水,是從黎巴嫩流下的活泉水。「北風,吹來!南風,吹來! 吹向我的花園,使它的清香四溢。願我的愛人進入他的花園,品嘗其中的佳果!」(歌 4:15)天主許諾流亡異邦的以色列子民將得到一個豐富、幸福,並有足夠泉水的生活:「那時瘸子必要跳躍如鹿,啞吧的舌頭必要歡呼,因為曠野裡將流出大水,沙漠中將湧出江河,白熱的沙地將變為池沼,炕旱的地帶將變為水源,豺狼棲息的洞穴將生出蘆葦和菖蒲;我要在禿山上開闢河流,在空穀中噴出泉源;我要使沙漠變為池沼,使幹地化為噴泉。」(依 35:6-7,41:8)遠離上主意味著死亡,就是留在一塊乾枯無水的田地:「因為我的人民犯了雙重的罪惡:他們離棄了我這活水的泉源,卻給自己掘了蓄水池,不能蓄水的漏水池。」(耶 2:13)先知借這樣憂心如焚的話,邀請天主子民悔改:「啊!凡口渴的,請到水泉來!那沒有錢的,也請來罷!請來買不花錢,不索值的酒和奶吃!」(依 55:1)這實際上是提前宣佈耶穌的隆重邀請:在慶節末日最隆重的那一天,耶穌站著大聲喊說:「誰若渴,到我這裡來喝罷! 凡信從我的,就如經上說:從他的心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若 7:37-38)耶穌才是真正的活水之泉,可以消除人內心的饑渴。為了更好的理解這個信息,讓我們重複這樣的話語:天主,請用你的活水滋潤我們的心田,不要讓我們遠離你。


讀經一  出 17:3-7

以色列子民全會眾按照上主的吩咐,由曠野起程,一站一站地前行,然後在勒非丁安了營。在那裡百姓沒有水喝,因此百姓與梅瑟爭吵說:「給我們水喝罷!」梅瑟回答他們說:「你們為什麼與我爭吵,為什麼試探上主?」因百姓在那裡渴望水喝,就抱怨梅瑟說:「你為什麼從埃及領我們上來?難道要使我們,我們的子女和牲畜都渴死嗎?」梅瑟向上主呼號說:「我要怎樣對待這百姓呢?他們幾乎願用石頭砸死我!」上主回答梅瑟說:「你到百姓面前去,帶上幾個以色列長老,手中拿著你擊打尼羅河的棍杖去!看,我要在你面前站在曷勒布那裡的磐石上,你擊打磐石,就有水流出來,給百姓喝。」梅瑟就在以色列的長老眼前照樣作了。他稱那地方為瑪撒和默黎巴,因為以色列子民在那裡爭吵過,並試探過上主說:「上主是否在我們中間?」

梅瑟帶領以色列子民出離埃及、度過紅海以後,在沙漠中朝著天主所許諾的福地前進。開始時他們都懷著一種激情和信心,確信天主在保護他們,同時也懷著對天主的仰慕之情,大聲唱出一首感恩之歌,「歌頌上主行了奇跡,因為他將埃及人的戰車與戰馬扔入了海底」(出 15:1)。但不久之後,他們遇上了挑戰:悶熱的天氣、疲乏、蛇、饑餓,尤其是乾渴。沙漠是因為缺乏水才形成的。在沙漠中沒有石頭或者沙礫,植物或者草叢存在,在曠野中找水很困難,他們便抱怨:「為什麼你們使我們由埃及上來,領我們來到這樣壞的地方?這地方不但沒有糧食,沒有無花果,沒有葡萄,沒有石榴,而且連喝的水也沒有!」(戶 20:5)

以色列子民認為這是通往死亡之地的途徑,便開始懷疑天主的許諾:認為天主將他們由埃及領出來是一個圈套,天主不想將他們帶向生命,而是帶向死亡。他們於是彼此討論並總結說:我們需要試探天主,想盡一切辦法讓天主記起並實踐他對我們的許諾。這段經文的最後一句話可以概括他們當時的思想:「上主是否在我們中間?」(7節)他們試探上主的地方叫瑪撒-默黎巴,這是由兩個詞所組成的合成詞,在希伯來文中的意思是「試探-討論」。

在這種情況下,天主自有衪行事的標準與方法:天主明白衪子民所面對的軟弱、困難、疑惑和茫然不知所措,衪不降災或懲罰以民。天主知道,自己的子民在這樣的狀況下的確很難對自己保持信心與信賴。聽到他們的報怨聲,天主便派遣梅瑟,用他在尼羅河所用過的棍棒敲打石頭,使有水流出來。

為什麼「擊石出水」是一個奇跡呢?天主可以用簡單而正常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派人去附近的井旁或者就近挖井取水。如果這樣,以色列子民也可以與天主的計畫劃合作去解決問題。天主用這樣的方法,以這個奇跡告訴以民,水並不是由他們自己的能力與努力而來的,卻是天主的恩賜與禮物。

在這樣的背景下,猶太經師們為了豐富它的意義,用傳說的形式將它流傳給後人。其中有一個是我們感興趣的:他們說,這些石頭並不是固定不動的,而是隨著以色列人在曠野與沙漠中不停地移動的,可以跳到山上,下降到山谷,這樣就形成源源不斷的水泉。保祿認為這樣的詳述很重要,說基督就是這樣的活水(格前 10:3-4):耶穌就是曠野中天主子民的活水,並解除他們的饑渴。

以色列子民出埃及後,他們在曠野的經歷都在所有的基督徒身上重現。悔改,意味著離開為奴之家,並開始一個新的征程。在這個新征程的開始,尤其是對未來抱有很大希望時,會有很大的熱忱;如果在後來的征程上遇到困難或者挑戰,就會慢慢失去剛開始的那種熱忱。

疑惑、猶豫不決、躊躇,這些都誘使我們遠離當初的抉擇。心中想從天主那裡得到某些奇跡,想去試探天主是否忠於衪的許諾。面對這些事的發生,無需感到驚訝,就像在瑪薩-默黎巴的水旁一樣,天主為他們彰顯了神跡。同樣天主對我們也是容忍的。信德扶助我們的軟弱,並給了我們一個奇跡:就是由基督湧出了生活的奇妙之水,天主的聖神、話語和衪為我們準備的食糧。

讀經二  羅 5:1-2;5-8

我們既因信德成義,便是藉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與天主和好了。藉著耶穌我們得因信德進入了現今所站立的這恩寵中,並因希望分享天主的光榮而歡躍。望德不叫人蒙羞,因為天主的愛,藉著所賜與我們的聖神,已傾注在我們心中了。當我們還在軟弱的時候,基督就在指定的時期為不虔敬的人死了。為義人死,是罕有的事;為善人或許有敢死的;但是,基督在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就為我們死了,這證明了天主怎樣愛我們。

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不確定性的因素時,我們可能也會想天主捨棄了我們,我們人生的希望並沒有穩定與堅固的基礎。我們生命的希望基礎在哪裡?難道是我們好的行為嗎?換句話說,如果天主給我們的祝福取決於我們的功勞,那麼就可以說,天主的救恩與我們無份。我們時常在生活中感受到焦慮、擔憂,因為我們明顯感覺到我們是軟弱和脆弱的,很容易偏離正道。

保祿今天向我們保證:希望並不是建立在好行為上,而是建立在天主的愛之上。天主的愛並不像我們的愛一樣,軟弱、易變和不確定。人只對自己的朋友、對自己好的人、幫助自己的人、為我們帶來好處的人好。關於這類人,我們也可以說得大方一點,就是可以為我們犧牲自己的人;但是天主卻不同。天主愛所有的人,包括與衪為敵和試探衪的人。當這樣的人拒絕、輕視和遠離衪的愛時,衪為他們派遣了衪的聖子(7-8節)。正是這個原因,保祿確信,我們的希望不會落空,不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功勞,而是因為天主是慈悲的(1-2節)。

福音 若 4:5-42

於是到了撒瑪黎雅的一座城,名叫息哈爾,靠近雅各伯給他兒子若瑟的莊田,在那裡有「雅各伯泉。」耶穌因行路疲倦,就順便坐在泉傍;那時,大約是第六時辰。有一個撒瑪黎雅婦人來汲水,耶穌向她說:「請給我點水喝!」那時,他的門徒已往城裡買食物去了。那撒瑪黎雅婦人就回答說:「你既是個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瑪黎雅婦人要水喝呢?」原來,猶太人和撒瑪黎雅人不相往來。耶穌回答她說:「若是你知道天主的恩賜,並知道向你說:給我水喝的人是誰,你或許早求了他,而他也早賜給了你活水。」那婦人問說;「先生,你連汲水器也沒有,而井又深,你從那裡得那活水呢?難道你比我們的祖先雅各伯還大嗎?他留給了我們這口井,他和他的子孫以及他的牲畜,都曾喝過這井裡的水。」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但誰若喝了我賜與他的水,他將永遠不渴;並且我賜給他的水,將在他內成為湧到永生的水泉。」婦人說:「先生,請給我這水吧!免得我再渴,也免得我再來這裡汲水。」耶穌向她說:「去,叫你的丈夫,再回這裡來。」那婦人回答說:「我沒有丈夫。」耶穌說:「你說:我沒有丈夫,正對;因為你曾有過五個丈夫,而你現在所有的,也不是你的丈夫:你說的這話真對。」婦人向他說:「先生,我看你是個先知。我們的祖先一向在這座山上朝拜天主,你們卻說:應該朝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耶穌回答說:「女人,你相信我罷!到了時候,你們將不在這座山,也不在耶路撒冷朝拜父。你們朝拜你們所不認識的,我們朝拜我們所認識的,因為救恩是出自猶太人。然而時候要到,且現在就是,那些真正朝拜的人,將以心神以真理朝拜父,因為父就是尋找這樣朝拜他的人。天主是神,朝拜他的人,應當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他。」婦人說:「我知道默西亞──意即基督──要來,他一來了,必會告訴我們一切。」耶穌向她說:「同你談話的我就是。」正在這時,他的門徒回來了,他們就驚奇他同一個婦人談話;但是沒有人問:「你要什麼?」或:「你同她談論什麼?」於是那婦人撇下自己的水罐,往城裡去向人說:「你們來看!有一個人說出了我所作過的一切事:莫非他就是默西亞嗎?」眾人從城裡出來,往他那裡去。這其間,門徒請求耶穌說:「辣彼,吃罷!」他卻回答說:「我已有食物吃,那是你們所不知道的。」門徒便彼此問說:「難道有人給他送來了吃的嗎?」耶穌向他們說:「我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我者的旨意,完成他的工程。你們不是說:還有四個月才到收穫期嗎?看,我給你們說:舉起你們的眼,細看田地,莊稼已經發白,可以收割了。收割的人已領到工資,且為永生收集了果實,如此,撒種的和收割的將一同喜歡。這正如俗語所說的:撒種的是一人,收割的是另一人。我派遣你們在你們沒有勞過力的地方去收割;別人勞了力,而你們去收穫他們勞苦的成果。」城裡有許多撒瑪黎雅人信從了耶穌,因為那婦人作證說:「他向我說出了我所做過的一切。」這樣,那些撒瑪黎雅人來到耶穌前,請求他在他們那裡住下;耶穌就在那裡住了兩天。還有更多的人因著他的講論,信從了他。他們向那婦人說:「現在我們信,不是為了你的話,而是因為我們親自聽見了,並知道他確實是世界的救主。」

若望並不是從人的物質層面反省耶穌的生命,他常從信德的角度理解和反省。他並不是要確定什麼事真正發生了,與撒瑪黎雅人的對話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這個敘述中很多處採用象徵的手法。有的人曾經懷疑這個事件的歷史真實性,並認為這是福音作者所編撰的。而我們卻認為耶穌的確與撒瑪黎雅婦人相遇,只是後來的作者在聖經語言、環境、圖像的影響下編輯了這樣的敘述。我們從兩個層面,即歷史與神學角度進行分析,第二個將是重點。

古代的人認為,哪裡有井,哪裡就有人。牧人們在井旁可以打水,飲他們的羊群;做生意的人在那裡等待顧客的到來;婦人們來打水,希望在那裡能等到她們心愛的人出現。

聖經中敘述了在井旁相遇的事例。(創24:10-25,26:15-25,29:1-14;出 2:15-21)。在今天的福音敘述中,耶穌和那個撒瑪黎雅婦人是主角。這口井今天還存在,在猶大通往加里肋亞的路上,它有三千年的歷史,32米深,直到今天仍能像耶穌時代一樣,流出清澈的泉水。長途旅行者可以在這裡停留,恢復體力。

當時耶穌也一樣,因為長途跋涉,累了,中午時來到這口井旁。這時來了一個婦人,耶穌便向她要水喝。婦人的詫異是可以理解的:她驚訝,這個加里肋亞人與自己談話,而加里肋亞人與撒瑪黎雅人是不和睦的。她心想,耶穌怎麼向一個相當於仇人的人請求水喝呢?而且當時的社會風俗不允許一男一女單獨談話。曾有猶太經師為此教導說,就算是連問路,也要言簡意賅。比如,有一次,一個猶太經師胡瑟(JOSE),在一個十字路口向一位婦人問路:「請問哪條路通往路芝(LUZ)?」那位婦人回答說:「你對一個婦人說得太多了,應該只說那個地名就夠了。」門徒們買食物回來後,看到耶穌正與一個撒瑪黎雅婦人談話。有著這樣的風俗,門徒們為此刻的情景也感到驚奇。

耶穌謹慎與溫良地對待這位撒瑪黎亞婦人的態度,帶來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雖然有些與這個片段所帶來的信息並不是緊密聯繫。耶穌要求門徒們懷著純潔的心,擁有和善的意向:「你們一向聽說過:『不可姦淫!』。我卻對你們說:凡注視婦人,有意貪戀她的,他已在心裡姦淫了她。」(瑪 5:28)耶穌的話語帶給人自由,但衪拒絕一切形式的種族歧視。

以上簡單的介紹之後,現在進入今日福音的中心部分,就是耶穌與撒瑪黎雅婦人對話(7-26節)。這裡很重要的一點是:明白這位婦人是誰。福音作者所介紹的內容,為我們留下很大的想像空間,即也用象徵手法表達一些意義。現在我們嘗試為這位婦人的身份定位:沒有戶口上的名字,沒有說來自哪裡,唯一知道的就是一個撒瑪黎雅人,意思是異教徒,對天主不忠信的人。誰是這樣的人呢?

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井」是相愛的人相遇的地方,並在這裡確定即將和自己結婚的人。但是感到奇怪的是,這裡只有耶穌和那個撒瑪黎雅婦人,福音的作者就這樣,用一種極不自然且不很真實的寫法,描述耶穌將門徒們派去買食物,暫時離開自己。

在這個井旁,彼此相愛的二人代表誰?
在舊約中,以色列子民被稱為天主的新娘,天主用永恆的愛去愛他們(「以色列」這個詞在希伯來文中是陰性)。但是這樣的戀愛並沒有結出幸福的果實,因為這樣的戀愛開始於曠野,在那裡天主與以色列子民都有不可忘懷的經驗。在這樣的時刻,天主很懷念他們:「你去!向耶路撒冷大聲疾呼說:上主這樣說:我憶起你年輕時的熱情,你訂婚時的戀愛;那時你在曠野裡,在未耕種的地上追隨了我。」(耶 2:2)但是以色列卻對天主不忠,背叛天主,對天主只是一時的迷戀。他們常常嚮往埃及的神:崇拜在迦南地的巴爾神,崇拜在巴比倫、波斯、希臘,甚至羅馬的各種神,他們常引起天主的憤怒。那天主的反應是什麼呢?與以民斷絕關係,遠離他們,還是懲罰他們呢?

這都不是天主的想法,「上主召見你時,你是一個被棄而心靈憂傷的婦人;人豈能遺棄他青年時的妻子?你的天主說。其實,我離棄了你,只是一會兒,但是我要用絕大的仁慈召你回來。」(依54:6-7)天主卻用另一個方法解決問題。天主謙卑,在以色列子民,即自己這個不忠的新娘面前屈膝,衪唯一的目標就是擁有以色列子民:「為此,看,我要誘導她,領她到曠野和她談心。從此我仍要將她的葡萄園賜給她,仍將阿苛爾山谷作為她的希望之門;她要上到那裡,就如她幼年時,就如她從埃及地上來的那一天一樣。」(歐 2:16-17)

從這種意義上看,可以說這個撒瑪黎雅婦人就是以色列子民,就是以色列子民的愛及背叛的歷史。以色列有很多的丈夫,但是現在都不是以色列的愛人。在這個井旁,耶穌遇到了新娘,想將她帶到自己的身旁,讓她認識到天主是唯一真正愛她的丈夫。

在這種夫婦婚姻關係的象徵中,也需要注意一些微小細節,有助於我們理解。比如說,耶穌為什麼要經過撒瑪黎雅,從地理位置來看,耶穌並沒有必要經過那裡,因為衪在猶太境內(若 3:22)。為耶穌來說,經過約旦河更容易。天主希望與衪所愛的人相遇,天主對人的愛好像是衪的一種義務。天主在哪裡與衪所愛的人相遇,並不是由地點所決定。

耶穌累了。這是唯一一次在福音中敘述耶穌累了,當然並不確定是不是身體上的累。福音只向我們說明耶穌在旅途上,這是一個很長並且好像沒有盡頭的旅程。天主在這樣的旅程上,是為了尋找並與遠離衪的新娘相遇:「從高天來到世界上,由一個不能滿足的慾望而感動,無窮無盡的愛所充滿,並從地極及深淵尋找自己的戀人。沒有任何的距離,困難和疲乏可以使天主失去勇氣和後退。這個也可以在斐理伯書中的讚美詩可以證實:他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當把持不捨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他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 2:6-7)

我們繼續討論這段經文的中心部分:就是耶穌與撒瑪黎雅婦人的談話。門徒們去尋找身體上的食糧。那個婦人來到井邊取水。耶穌卻為所有的人提供了他們所不認識與不瞭解的食糧與水(10節和32節)。
撒瑪黎雅婦人內心的饑渴,其實就是以色列人內心深處饑渴的象徵:他們需要天主的和平、愛、寧靜、安詳、希望、幸福、忠信,並能夠傳承下去。實際上這些才是每人必須去經歷和體驗的。

井中的水,其實是一種誘惑的象徵;就是人憑著自己的能力,試圖用世上的物質滿足內心的需要。實際上世物始終不能滿足人內心的需求。耶穌許諾的,是另一種生活之水,就是天主聖神,就是天主充滿人心的愛。誰讓自己受聖神引領,將獲得內心的平安,不再需要另外的水。

撒瑪黎雅婦人對耶穌的認識也有所轉變。在這段對話的開始,她只想取井中的水,並沒有想像還有另外的水。慢慢地,她開始接受耶穌的教導。這個婦人在認識上的進步,是作者有意要強調的。開始,撒瑪黎雅婦人認為耶穌只是普通的猶太人(9節),然後開始稱呼耶穌是「先生」(11節),接著是「先知」(19節),進而承認耶穌是默西亞(25-26節);最後,與所有來到井旁的人一起,宣認耶穌是世界的救主(42節)。
福音的作者藉撒瑪黎雅婦人靈性旅程的轉變,想告訴基督徒團體的所有成員,與耶穌相遇前,他們唯一擔心且追求的,是物質上的東西與利益。當然,這些為人的生活也很重要,不可缺少;但只有這些不夠,不能將此作為生命中唯一且最終的目標。只有與基督相遇後,才能認識到,衪才是世界的救主,且接受衪所賜的生命之水。這水可以解決各種乾渴與饑餓。
福音最後的一部分(28-41節),總結了這個撒瑪黎雅婦人和門徒們的靈性旅程。這個婦人與耶穌相遇後,她做了什麼?她將打水的桶放在一邊(不再需要這個了,因為她找到了真的生命之水),並跑去向別人宣告她找到了世界的救主和她的幸福。這種宣告是一個邀請,邀請別人成為福傳者、門徒、教理講授者,與別人分享自己在與耶穌相遇後的喜樂與平安,並從耶穌那裡汲取生命的活水。

Wednesday, March 8, 2017

被選是為了服務

四旬期第二主日

梅瑟對以色列子民說:「因為你是屬於上主你天主的聖潔人民,上主由地上的萬民中,特選了你做他自己的人民」(申 142),「但上主只喜歡了你的祖先,鍾愛他們,由萬民中揀選了他們的後裔,就是你們,正如你們今日所見的一樣。為此,你們要心受割損,不要再執拗」(申 1015-16)。
基督徒也是特選的種族(伯前 29)。保祿給得撒洛尼人寫道:可愛的各位由天主所愛的兄弟們,你們是由天主所選的(得前 14)。如果按照伯多祿所說的,天主是不看情面的(宗 1034),那「被選」的意義是什麼呢?

天主召選人並不是按人的準則:他不看人外在的功勞,而是無私的愛的贈予。天主揀選以色列,並不是因為他們在所有的民族中是人數眾多的一群,卻正是相反,他們是最少的,只是因為愛(申 75-8)。在《雅各伯書》中有一句話描述天主對被選者的態度:「我親愛的弟兄們,請聽!天主不是選了世俗視為貧窮的人,使他們富於信德,並繼承他向愛他的人所預許的國嗎?」(雅 25

當天主召叫一個人、一個民族的時候,就是為了交給他們一個任務與使命,為將天主對他人的祝福分施予人。這樣,為全人類來說,亞巴郎成了蒙受天主祝福的泉源。以色列,天主的僕人,要傳佈上主的真道(依 421);保祿,天主所揀選的器皿,為把天主的名字帶到外邦人、國王和以色列子民前(宗 915)。

天主的擇選並不帶來特權,不提供可以高人一等或者比別人優秀的感覺,卻應該時刻準備好為他人的需要服務,成為分施天主救恩的媒介。
為更好地理解這個信息,我們重複這樣說:「天主,求你讓我們明白,你對我們的使命是何等的高尚與偉大。」

讀經一 121-4

上主對亞巴郎說:「離開你的故鄉、你的家族和父家,往我指給你的地方去。我要使你成為一個大民族,我必降福你,使你成名,成為一個福源。我要降福那祝福你的人,咒駡那咒駡你的人;地上萬民都要因你獲得祝福。」亞巴郎遂照上主的吩咐起了身,羅特也同他一起走了。亞巴郎離開哈蘭時,已七十五歲。

世上幾乎二十億人將亞巴郎作為自己的信仰之父。他是不是一位歷史上的人物?這是個很難定義的問題。這些也是我們信仰上的盲點。他是一個人,這點不假:為猶太人、基督徒和回教徒來說,他是一個信者的象徵,是眾人信仰的楷模。「亞巴郎」這一名字,就是天主愛眾人,或者天主受讚揚。這讓我記起在美索布達米亞,也就是亞巴郎的原籍所受到的當地人的敬禮。以色列人記得他們的祖先亞巴郎,他們這樣描述:「我的祖先原是個飄泊的阿蘭人,下到埃及,同少數的家人寄居在那裡,竟成了一強大有力,人口眾多的民族。」(申 265-9)這是以色列人的信仰宣誓。他家庭成員的名字,所生活過的地理環境、風俗、社會法律、宗教禮規和亞巴郎遷徙等的敘述,把我們帶到了公元前的二千年的前半期時光裡。
在與巴郎生命的某個階段,出現了生命方向的根本性改變:他被邀離開自己的家鄉,往一個未知的地方去。我們可以試想,這是人類歷史上發生過的一個歷史事實。

美索不達米亞是一塊很肥沃的土地,被兩條大河,即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所包圍並滋潤。在聖祖亞巴郎的時代,和埃及一樣,在世界上這裡是比較富裕的。此時這裡的農業非常發達,有高等學校,並且有很健全的國家機構。由一些相關方面的資料清楚顯示,就像哈穆拉比法典所記載的,當時在法院就主張按正義和公正治理國家。在這裏的一塊沃土上,如果沒有由西面而來的半遊牧民族,和在沙漠邊緣,以及來自高原地帶的人的侵襲,那時的生活應該十分幸福。在這些動盪中,也許這就是住在美索不達米亞這塊土地上的民族與部落的擔憂;在這種環境下,也許亞巴郎的家族也被捲入強迫遷移中。

亞巴郎是怎樣適應這種改變的呢?他是怎樣生活的呢?聖經為我們提供了蒙召的事實與榜樣:就是亞巴郎明白在這樣的環境中承行天主的旨意。他明白天主召叫他是為託付給他一個大的使命,即使在痛苦、憂傷與煩亂中,他也對天主表達依賴之心;他看到了天主為他所行的,他對天主在他身上的計劃表示服從,也願意讓天主的計劃帶領他。

這段經文所表達的意義為今日世界也十分深刻,即一個新時代即將開始,天主在人類歷史上開始了救恩時期。
在《創世紀》的前十一章裡,作者在介紹了世界與人的起源,罪惡的產生,洪水滅世和巴貝爾塔之後;重點放在了一個人身上和他的家族上,並在聖經中佔有很重要的席位。

亞巴郎進入到聖經的序幕中,事前並沒有任何的徵兆,天主召喚亞巴郎事先也並沒有任何跡像。天主就像法官一樣,給了他一個命令:「離開你的故鄉、你的家族和父家,往我指給你的地方去。」(創 121

對聖祖與天主交往的地點、時間、環境、心靈的感受及與天主交往的經驗等,作者並沒有介紹。聖祖對天主的印像就是,天主的邀請必須要接受。在這個召叫中,每人都會像亞巴郎一樣走信仰的旅程,就是要去面對各種挑戰。

天主可以通過很多種方式對我們說話:如在與一個朋友的對話中、一次內心的溝通中、一次避靜中、獨自沉思日落的時候、在高興或者憂傷的事件中或在思考的時候。天主有時要求人從固有的安排或計劃中走出去,雖然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可以生活得很安全舒適,或者可以為我們帶來榮譽,但是天主還是要我們脫離過去。天主不願意人被一種假像所迷惑,祂要介入人的生活與歷史中,並應允人一個新生命,與之前的不同,是有保證的;雖然需要努力,而且有時充滿各種慾望。因此,毫無疑問,為了這個理由,不需要在離開的那塊土地上眷念任何東西。

天主召叫亞巴郎,開始時並沒有告訴他要到哪裡去,或會有什麼困難;如果這樣,他可能會害怕並失去信心,天主也這樣對待所有的人。天主總是召叫人悔改,並指示人應走的道路。一步一步,日復一日,邀請他並給予回答,這樣,人就可以向帶領他的天主說「是」。

這段經文的中心是天主的許諾,從開始至結束時,天主並沒有說甚麼,而只許諾祝福。「祝福」這個詞出現了五次,只是偶然提到了咒駡。天主的祝福延伸到地上所有的人類家庭,且是無條件的;它不取決於人的回覆,或人是否忠信。天主的許諾是為了人的益處。

在《創世紀》中,這段經文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因為它是緊接著人類犯罪之後的敘述,就像一種別具風格的擬人手法一樣:「上主見人在地上的罪惡重大,人心天天所思念的無非是邪惡;上主遂後悔在地上造了人,心中很是悲痛。」(創 65-6)之後人便想修建通天的梯子,企圖從地上可以直接到天上,這就是巴貝爾塔的建造。天主對罪惡的答覆是:天主並沒有對罪惡屈服,而是召叫亞巴郎成為衪的被選者,成為忠信的人,借著這個召喚,重新開始一個愛的歷史,並將天主的祝福傳遞給全人類。
在整段敘述中,亞巴郎都保持著沉默,沒有說過一句話,沒有向天主請求解釋,沒有對天主的要求表示異議,他在沉默中聆聽。全段以一個很簡單明瞭的敘述結束:「亞巴郎遂照上主的吩咐起了身。」(4節)幾個簡單但卻精煉的字,卻足以表達出亞巴郎完全與天主的計劃合作,並對天主完全地信賴與服從。

這就是聆聽、服從、悔改的態度,時刻準備好服從天主的命令,開始天主所要求的信心與希望之旅。在這個旅程上天主等待著我們。在四旬期裡,對所有的基督徒更是如此。

讀經二 弟後 18-10

所以你不要以給我們的主作證為恥,也不要以我這為主被囚的人為恥,但要依賴天主的大能,為福音同我共同勞苦。天主拯救了我們,以聖召召叫了我們,並不是按照我們的行為,而是按照衪的決意和恩寵:這恩寵是萬世以前,在基督耶穌內賜與我們的,如今借著我們的救主基督耶穌的出現,顯示了出來;他毀滅了死亡,借著福音彰顯了不朽的生命。

弟茂德決定跟隨福音的召喚時還很年青,他很受別人的尊敬與愛戴,但卻有時很害羞與靦腆。當這封書信被交給弟茂德時,他已經是厄弗所的主教。厄弗所是當時羅馬帝國一個很大的城市。在這樣的城市裡,所發生的事為所有的宗教可以說越來越糟糕: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對基督徒的迫害,很多基督徒的信德受到動搖;開始放棄基督徒團體的定期聚會,並將目光與目標只放在世界的物質財富上。

在今日讀經二的這段經文裡,作者願意給處於困難與迫害中的基督徒一點安慰與鼓勵:讓他們記住,對基督的忠信會帶來很明顯的困難與痛苦,天主不喜歡帶人走上一條鋪滿鮮花與掌聲的路上。這樣,不管是為亞巴郎,還是為基督,都不是一條簡單的路;為保祿與弟茂德來說也是如此,當然為基督徒也不例外。

讀經二的第二部分(6-9節),說明基督徒的聖召是天主賜予的一份白白的恩寵。人無論做什麼,都沒有資格賺取天主的恩寵,因為它是禮物。這是真理,這個真理應該喚醒我們,去跟隨天主的召喚,並對他的召喚要珍惜。

福音  171-9
六天以後,耶穌帶著伯多祿,雅各伯和他的兄弟若望,單獨帶領他們上了一座高山,在他們面前變了容貌:發光有如太陽,他的衣服潔白如光。忽然,梅瑟和厄里亞也顯現給他們,正在同耶穌談論。伯多祿就開口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裡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裡張搭三個帳棚:一個為你,一個為梅瑟,一個為厄里亞。」他還在說話的時候,忽有一片光耀的雲彩遮蔽了他們,並且雲中有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從他!」門徒聽了,就俯伏在地,非常害怕。耶穌遂前來,撫摩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他們舉目一看,任誰都不見了,只有耶穌獨自一人。他們從山上下來的時候,耶穌囑咐他們說:「非等人子由死者中復活,你們不要將所見的告訴任何人。」

耶穌顯聖容的這段經文很容易被解釋成預嘗天國在人間的景象,是耶穌提前給衪這三個最要好的門徒的一種安慰,讓他們在面對以後的困難與挑戰時能鼓起勇氣,勇往直前地嚮往天國的美好。需要謹慎小心的是,在面對福音的一個片段時,我們不能把它理解成是按照時間順序所寫成的歷史事實,而是在此基礎上按照聖經的語言環境寫成的信仰生活反省。因為《瑪竇福音》中的「耶穌顯聖容」與《馬爾谷福音》、《路加福音》中的基本一樣,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今天的福音是瑪竇的版本。它開始就為我們設置了一個看似不相干的題目:六天後,是什麼事件後呢?福音並沒有告訴我們,但很可能是在斐理伯的凱撒肋亞討論有關耶穌身份的問題後的六天(瑪 1613-20)。我們也會問,耶穌為什麼只帶了三個門徒,並且上了一座高山呢?

現在從最後一個問題開始。在《瑪竇福音》中,耶穌通常是在山上教訓門徒,或者完成一些重要的事。耶穌是在山上受誘惑(瑪 48),在山上宣佈真福八端(瑪 51),在山上增餅(瑪 1529),最後也是在山上,復活的基督與門徒們相遇,指示他們向全世界宣傳福音(瑪 2716)。

沒有必要從舊約聖經中將在山上所發生的事情一個個地找出來。在舊約聖經中,「山」表示將所有的天主子民都聚集在一起的地方。它是與天主相遇的地方:在西乃山上天主顯現給梅瑟,代表以色列子民與天主訂立盟約並將之傳給他們。厄里亞也是在葛曷勒布山頂與天主相遇(列上 198)。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如果我們讀《出谷紀》第24章,就會發現,梅瑟也是在六天後上山。他並不是一個人上山,是和亞郎、納達布、阿彼胡一起上山(出 2419),並有雲彩遮住他們,梅瑟的面容被來自天主的光所改變(出 3429-30)。

在這段經文的光照下,福音作者的意思與目標,在於介紹耶穌是新梅瑟,是第二位梅瑟。這三位門徒代表全人類,去接受由耶穌所頒佈的法律。耶穌是天主啟示的圓滿與滿全。
他發光有如太陽,他的衣服潔白如光(2節)。這樣的改變也常常出現在聖經中:「我的靈魂,請你向上主讚頌!上主我的天主,你偉大無限,你以尊貴威嚴作你的衣冠:身披光明,好像外氅,展開蒼天,相似棚帳。」(詠 1041-2)這樣的形像證實和表明天主在耶穌身上的臨在。

遮住他們身上的雲彩也表明同樣的意思(5節)。在《出谷紀》中記載,有一片白雲遮住了在曠課中行走的以色列子民(出 1321),這是天主與衪的子民同行的一個標記。當梅瑟接受由天主所頒佈的法律時,有一片雲彩遮住了他所在的那座山(出 2415-16),並且他也改變了面容(出 3929-35)。雲彩與面容發光,是天主臨在的一種表現。

在這樣的背景影響下,《瑪竇福音》證實,耶穌顯聖容的事件,在伯多祿、若望和雅各伯的生命的某個時刻是很重要的里程碑,且具有特殊的意義。他們進入天主的世界中,被天主的光所照耀,這樣他們便可以明白師傅的真正身份和他們前進的目標:不是一個即將受世人光榮的天主,而是在受到宗教領袖的譏諷與嘲笑後將成為眾人反對的對象,被迫害並將被殺害。他也提前告知門徒們,他們的命運將與師傅的一樣。

來自天上的聲音(5節),是猶太經師們很習慣和常用的一種文學表達手法。就是當他們為很長的辯論作總結時,以此表達這是天主的思想。在《瑪竇福音》中,「耶穌顯聖容」是在討論了有關耶穌的身份之後所發生的。就是這位顯聖容的耶穌,向門徒們提出有關衪身份的問題:「人們說人子是誰?」(瑪 1613)。門徒們說出了別人的不同認識後,伯多祿代表宗徒們,自信地回答:耶穌就是人們所希望的默西亞。現在有來自天上的聲音闡述天父的意見:這是我的愛子,是天主忠信的僕人,天主所喜悅的(依 421)。

耶穌受洗時也聽到了同樣的聲音:這是我的愛子(瑪 317),現在也有天父的勸諭:你們應該聽從他。即使他們覺得在這條跟隨耶穌的道路上需要付出和努力,而且這條道路是狹窄的,難以行走的,很難選擇,世人看來是荒唐的,他們也應該聽從衪。

在聖經中,「聽從」這個詞的意義相當於「服從」(出 612;瑪 1815-16)。天父對伯多祿、雅各伯和若望的囑咐,即透過他們三人對全人類的邀請,要求他們去實踐天父的命令,就是去實踐耶穌的教導。邀請他們將自己的生命建立在真福的基礎上。

誰是梅瑟和厄里亞?梅瑟是向天主的選民頒佈法律的那一位,厄里亞是第一位先知。為以色列人來說,他們兩位元老代表全部猶太人的經典。
以色列所有聖者的書都有同一個目標:就是建立與耶穌的對話關係,並將人引向衪。如果沒有耶穌,舊約是不可以理解的;反過來說,如果沒有舊約,耶穌就像一個謎。在逾越節那天,耶穌為了使自己的門徒們明白衪的死亡與復活的意義,他從舊約開始,從梅瑟及眾先知開始,把全部經書論及他的話,都給他們解釋了(路 2427)。

伯多祿說建三個帳蓬,也是很難理解與解釋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這裡有一個以色列子民所經歷過的出谷事件的反省;而且,伯多祿經歷了目睹基督的光榮後,獲得了精神上的喜悅之情,想永遠與基督停留在這樣的光榮境界中。誰想在這裡建一個帳蓬,就是想停在一個固定的位置而不想移動,至少一段時間是這樣的。耶穌卻相反,他時常朝著一個目標走去,門徒們也必須在這條路上跟隨衪。

我們的靈修經驗可以幫助我們明白這樣的事件:在與天主長時間的對話後,我們不情願地回到生活中,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社會衝突或家庭分裂等,一些悲劇事件。這些可能使我們感到恐懼,我們知道,聆聽天主聖言也不是我們的全部生活,不能只停留在教堂或者避靜的綠洲中。我們必須要走出來,為兄弟姊妹們服務,向受苦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成為那些心靈缺少愛護與安慰的人的近人。藉著祈禱明白要走的路之後,必須跟隨耶穌上耶路撒冷,奉獻自己的生命。

總結「耶穌顯聖容」的意義:整部舊約藉耶穌得以滿全,並在耶穌身上找到其意義;然而,伯多祿卻不明白正在發生的事情。他對耶穌的宣認(瑪 1616),認為耶穌是一個偉大而重要的人物,從這樣的景像所吸引,他想為耶穌、梅瑟和厄裡亞搭三個帳蓬。而天主糾正了伯多祿的想法:耶穌並不只是一個普通的立法者或先知,而是天父的愛子。

三個人也不能並排而行。很明顯,耶穌絕對比其他兩人突顯而優越。以色列聽到了由梅瑟和天主所派遣的先知們傳達的命令與話語;現在這個聲音,由天父所聲明,通過基督到達人類。門徒們只應該聽從並服從耶穌一位,這就是為什麼當三位門徒向上看的時候,沒有看見別的,而只有耶穌。梅瑟與厄里亞消失了,他們完成了使命,將默西亞介紹給世界,一位新先知,一位新的立法者。


這樣,天主在梅瑟去世前對以色列子民所作的許諾美妙地完成了:「上主你的天主,要由你中間,由你兄弟中,為你興起一位像我一樣的先知,你們應聽信他」(申 1815)。

Friday, March 3, 2017

虛假幸福的誘惑

 四旬期第一主日 

在現代語言中,被誘惑意味著被所禁止的事情所吸引,這樣喚醒我們在聖經中一些值得注意的事件,就是聖經的偉大人物、族長、約伯都被試探過。在耶穌受誘惑的敘述中,給我們似乎留下了一些困惑,《致希伯來人書》中也這樣描述基督受誘惑:他既然親自經過試探受了苦,也必能扶助受試探的人(希 218),因為我們所有的,不是一位不能同情我們弱點的大司祭,而是一位在各方面與我們相似,受過試探的,只是沒有罪過(希 415)。

聖經邀請我們以原始的方式去看誘惑:受誘惑是一個機會,可以評估一個人的選擇是否正確,是一個成長的機會。在誘惑中,也存在著犯錯誤選擇的風險;但如果想要成熟,成為「專家」、「老手」,這風險是無可避免的;誘惑亦包含考驗或考試。

抉擇就是接受或是拒絕天主的計劃。我們可以將兩個人作比較:一個是亞當,他順從自己的帶有誤導性的決定;另一個是基督,時常承行天父的旨意。結果:第一個吞下走向死亡的果實,第二個成為生命的主人。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樣的訊息,現在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天主,求你給我再造一顆純潔的心,在我內注內一顆新精神。

讀經一  27-931-7
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人就成了一個有靈的生物。上主天主在伊甸東部種植了一個樂園,就將他形成的人安置在裡面。上主天主使地面生出各種好看好吃的果樹;生命樹和知善惡樹在樂園中央。在上主天主所造的一切野獸中,蛇是最狡猾的。蛇對女人說:「天主真說了,你們不可吃樂園中任何樹上的果子嗎?」女人對蛇說:「樂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都可吃;只有樂園中央那棵樹上的果子,天主說過,你們不可以吃,也不可摸,免得死亡。」蛇對女人說:「你們決不會死!因為天主知道,你們那天吃了這果子,你們的眼就會開了,將如同天主一樣知道善惡。」女人看那棵果樹實在好吃好看,令人羡慕,且能增加智慧,遂摘下一個果子吃了,又給了她的男人一個,他也吃了。
於是二人的眼立即開了,發覺自己赤身露體,遂用無花果樹葉,編了個裙子圍身。
驟眼看來,這個故事十分簡單,連小孩子也能明白。在此基礎上,推斷出「原罪」的結論。 這些結論似乎有問題,對許多人來說是脆弱和毫無根據的。
不要簡單地認為是蛇說了幾句話,或者在世界的某個地方有一個花園,天主在花園中散步,在這個花園中天主給了一個滑稽的禁令,這個禁令就是不允許吃一些果實。

我們很難接受因著原祖父母錯誤而加在我們身上的後果。又是誰規定了由這樣的錯誤所帶來的後果而由後人來承擔?誰又可以相信所有的痛苦都是由亞當和厄娃犯罪後帶來的?因此我們有必要定一個目標,就是重新認識一下「原罪」的意思。它的意思是不是按照聖經的敘述來理解,或者作者想要表達的又是什麼呢?

  亞當與厄娃是歷史上的兩個人物嗎?我們都是他們兩人可憐的後裔嗎?換句話說,聖經中對於原罪的敘述是人類歷史中發生的事件,還是像今天的每一個人必須遇到的,就是由一些外在的虛假幸福的許諾而引誘去違背天主的誡命呢?

敘述雖然很簡單,但意思卻很深刻。它不是要敘述這個事件是怎樣在人類歷史中發生的,而是要說明人類社會今天所面對的情況。它不是一個歷史事實,而是一個生活智慧的反省,藉以描述今天人類生活的狀況,是嘗試對人類生活的謎和內心的痛苦的一個解答。

神話故事在過去通常被認為是人類的思想不成熟的表現,是人的理智與思想在由不成熟邁向成熟的一個過程。在人的抽像理智與實證科學的作用下,人認為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解決並想擁有一切。今天人們認為神話故事是不能代替的一種文學類型:就是用這種方法可以去明白作者想要說明的真理,這種真理是沒有任何理性分析可以去表達清楚的。理性推理是墨守成規與沒有熱情的。相反,神話故事是可以經常喚醒人的慾望,去實現它,可以很深的引起人的想像力,激發人們的新的思想。
只從《創世紀》中的第二與第三章簡單的取出一段來,作者的目的並不是在敘述吃果子的意義,也就是省略了神話故事的本身目的;作者只是借用這樣的方法敘述一些基本問題:那就是人與天主的關係,這樣可以避免以為所有的敘述都是歷史事實或者是將讀者帶向這樣的方向。

問題不是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而是去接納通過神話故事要告訴我們的信息與我們存在的意義。現在讓我們看看這個神話故事在說什麼,這樣的圖像想要表達什麼意思﹖這段敘述從開始就介紹人是在樂園中,在這裡天主為人準備好了各種蔬菜和水果,以滿足人食慾的需求。在樂園的中央有兩顆樹是不能觸摸的:就是那顆生命之樹和那顆知善惡樹,這是屬於天主的,不是屬於人的。這是指出有兩個極端的限制是人無法跨越的,這樣就可以避免災禍。

那顆生命樹,簡單地說就是天主的象徵,他是一切生命的分施者。天主的不朽性是屬於天主的,人是不可以伸手觸摸;因伸手觸摸象徵著拒絕接受人的限制。
個人必須透過和接受世上的各種死亡方式,並藉著這個物質世界到達天主那裡。如果誰想避開死亡的思想,是一個很危險的想法;是自己欺騙自己,認為自己會永存於世,好像這個世界就是自己的永恆之城一樣(希 1314)。聖詠作者教導我們這樣祈求天主:求你教導我們詳數年歲,使我們達到內心的智慧(詠 9012)。

但是這並不是最後的結局和最後的階段,將有一天人要穿上天主的不可朽的外衣:有耳朵的,應聽聖神向各教會說的話:勝利的,我要把天主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實,賜給他吃(默 27)。他邀請人接受死亡和痛苦,並將目光放在未來沒有死亡與痛苦的世界:他要拭去他們眼上的一切淚痕;以後再也沒有死亡,再也沒有悲傷,沒有哀號,沒有苦楚,因為先前的都已過去了(默 214)。

第二顆樹也是不能觸摸的,因為那上面是知善惡的果子。如果我們稍微在舊約中停留一下,就會發現,知善惡意味著去做自己思想和行動的主人,就是自己有完全的自主權去選擇善惡,自己是自己意志的決定者。輕率和魯莽地想去建立自己的行動方向,向天主發出挑戰,忽視天主對自己說的話,而天主說的話就是一個不朽的保證。這顆樹是屬於天主的,當人忘記自己是受造物,想為所欲為,想如同天主一樣知善惡,就是自我毀滅;就是讓自己屈服於私慾偏情,讓驕傲、憤怒、嫉忌、淫蕩住在他內,並且很容易稱惡為善,稱善為惡;以暗為光,以光為暗;以苦為甘,以甘為苦(依 520)。
現在讓我們去看看蛇的角色,它想引誘人去吃那禁止吃的果子。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裡,以色列沒有人記得這個「人物」。在聖經中也完全忽略了。直到耶穌來之前一個世紀,智慧書的作者才這樣給蛇定位:蛇就是摩鬼的代表(智 223-24),並詢問誰是蛇的代表,將要去引誘和欺騙人。這樣的答案由聖經本身提供:蛇是天主所造的所有受造物中和所有的動物中最狡猾的,是天主所有創造工作的一個高峰,不是別的,就是人。
蛇不是別的意思,而是人的代表。人是最驕傲與自負的,可以擁有完全的自己和最大的決定與能力,可以建立自己的道德,妄想完全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去決定任何事情。

蛇代表人想高舉自己而反對天主的意志,並妄想成為天主。人認為跟隨自己自以為是的思想與決定就可以到達自己所想要的幸福,簡言之,就是人妄想做天主沒有給他的那部分。蛇的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狡猾,而不是聰明。
這樣對天主的不服從是什麼意思呢?一切的開始都源於人對天主印象的認識與思想有一個不正確的理解,就像蛇一樣的陰險與狡詐;就像一道石頭縫一樣,並沒有噪音,也並沒有人注意,卻可以帶來死亡;這樣覺得天主好像是人的競爭者,好像天主阻止人到達幸福的境界。

蛇的一段話不是別的,就是世上一切罪過的起源:天主好像不願意人的好處,天主嫉妒人的才能,是可憎恨的;天主禁止人做他想做的,如果天主存在,人就永遠停留在危險的階段,永遠不可能成熟。只有當天主被消滅後,人才可以變得成熟,去證實自己的才能,成長與進步。
而這樣的後果卻是罪惡。人犯罪是因為自己對天主沒有信德,錯誤是朝著與天主所給的指示相反的方向前進。罪過不是由尋找惡事而來,而是尋找好的事和幸福而來的;但不幸的是,當人朝著與天主相反的方向前進的時候,將目標放錯了位置,迷失了前進的方向,便帶來了自我毀滅。這便是一個錯誤,是智慧的缺失,是一種自以為是的狡詐。

讀經最後部分告訴我們,那就是男人與女人發現他們現在是赤身裸體的。在《創世紀》第二章結束的部分,聖經的作者就已經敘述了二人是赤身裸體的這種事實。當時,男女二人都赤身露體,並不害羞(創 25);但在犯罪之後,他們卻不接受這樣的狀態,要用無花果樹葉編個圍裙裹身(創 37)。在這段經文的敘述中,赤身裸體並沒有太多的意義,雖然有的人想去解釋它的意義,認為這樣可以引起人的性錯亂或者是本性的慾望;其實它是要表達的是人類存在的狀況。我們來到世界的時候是光著身子來的,約伯這樣描述人存在的現實(約121)。《訓道篇》的作者也有同感:他赤身出離母胎,也照樣赤身歸去;他勞力之所得,絲毫不能帶去(訓 514)。如果將身上的一切剝光僅為了能夠穿衣服,那人的本質就突顯了出來:他的限制、他的軟弱、他的脆弱性。
人沒有能力解決所有的問題,人內心的爭鬥與備感壓力的時刻,身體與心靈上的軟弱,人的殘缺、無知、疾病……都不是人類羞恥與衝突的原因,這是人的赤身裸體,是人的自然存在的狀況與事實。面對這種赤身裸體,人並不感到羞愧,卻很願意接受它,愛護它,並按照天主的意願保存它。但是蛇卻引誘人從內心拒絕接受這種狀況,讓人把它當成天主對人的一種災禍一樣,教唆人妄想完全成為像天主一樣的沒有限制。

讀經二 512-19

故此,就如罪惡借著一人進入了世界,死亡借著罪惡也進入了世界;這樣死亡就殃及了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成義也是如此。沒有法律之前,罪惡已經在世界上;但因沒有法律,罪惡本不應算為罪惡。但從亞當起,直到梅瑟,死亡卻作了王,連那些沒有像亞當一樣違法犯罪的人,也屬它權下;這亞當原是那未來亞當的預像。但恩寵決不是過犯所能比的,因為如果因一人的過犯大眾都死了;那麼,天主的恩寵和那因耶穌基督一人的恩寵所施與的恩惠,更要豐富地洋溢到大眾身上。這恩惠的效果,也不是那因一人犯罪的結果所能比的,因為審判固然是由於一人的過犯而來,被判定罪;但恩賜卻使人在犯了許多過犯之後,獲得成義。如果因一人的過犯,死亡就因那一人作了王;那麼,那些豐富地蒙受了恩寵和正義恩惠的人,更要借著耶穌基督一人在生命中為王了。這樣看來:就如因一人的過犯,眾人都被定了罪;同樣也一人的正義行為,眾人也都獲得了正義和生命。正如因一人的悖逆,大眾都成了罪人;同樣,因一人的服從,大眾都成了義人。
這段敘述給我們的第一印像就是冗長並錯綜複雜。保祿在這裡的敘述似乎與讀經互相矛盾。在這裡,保祿似乎認為亞當就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個體並對人類所有的惡負責。實際上,保祿與他同時代的猶太經師不同,他只是將亞當和基督作一比較:亞當與基督的不同之處在於保祿所強調並解釋的,由基督所帶來的救恩行動。

亞當想成為所有善與惡的主人,但是卻承受了死亡的後果。基督卻剛巧相反,他認識到自己是屬於天主的,對天主保持著忠心和服從,他成了生命的主人。為那些跟隨基督並效法基督的人成為了成義的榜樣。在這兩個人之間,我們每人必須做一個抉擇。


福音  41-11

那時,耶穌被聖神領往曠野,為受魔鬼的試探。他四十天四十夜禁食,後來就餓了。試探者就前來對他說:「你若是天主子,就命這些石頭變成餅吧!」他回答說:「經上記載:『人生活不只靠餅,而也靠天主口中所發的一切言語。』」那時,魔鬼引他到了聖城,把他立在聖殿頂上,對他說:「你若是天主子,就跳下去,因經上記載:『他為你吩咐了自己的天使,他們要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耶穌對他說:「經上又記載:『你不可試探上主,你的天主!』」魔鬼又把他帶到一座極高的山上,將世上的一切國度及其榮華指給他看,對他說:「你若俯伏朝拜我,我必把這一切交給你。」那時,耶穌就對他說:「去吧!撒殫!因為經上記載:『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獨事奉他!』」於是魔鬼離開了他,就有天使前來伺候他。

一次在非洲舉辦的聖經講座上,一位教理講授員問我說:「當耶穌被帶到聖殿上去受魔鬼的誘惑時,誰走在他前面,是他自己或者是魔鬼?」這樣的問題應該換另一個方式問,就是哪裡可以找到一座這麼高的山,讓人可以站在上面將天下萬-國的風景盡收眼底?耶穌沒吃沒喝,他怎麼可以抵抗魔鬼的誘惑呢?魔鬼是以什麼樣的面容出現的呢?誰對瑪竇講了這樣的事件?怎麼樣才能去理解耶穌是在各方面相似我們的兄弟(希 217),即使在受誘惑中,卻與我們的反應截然不同呢?
我們需要面對的困難與挑戰會繼續存在,但要明白的是,我們並不是在聽一段歷史的敘述,而是面對信德生活的反省。馬爾谷,通常被認為是最早的福音作者,很簡單地記述耶穌受試探的事件:聖神立即催他到曠野裡去。他在曠野裡,四十天之久,受撒殫的試探,與野獸在一起,並有天使服侍他(穀 412-13)。

按照語言與聖經中有關圖像的意義,福音的作者想表達的是: 使用聖經語言和圖像,四十這個數字,代表了耶穌的整個生命,是他和試探者之間的那種固有的與顯著的衝突。
在耶穌升天後的很多年,基督徒團體繼續他們的信仰反省。為門徒們印像最深的就是耶穌在十字架上面對的誘惑,耶穌大聲呼喊: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1534)。為那些不明白的人來說,這樣的祈禱簡直就像一種褻聖。實際上在那個時刻,耶穌是用聖詠第22篇祈禱。在耶穌的一生所有的生命活動中,他感到痛苦的時候總是用天主的話語祈禱。
對耶穌受誘惑的事件,在教理講授上怎樣用一句話來概括呢?在生命的進程和結束時,這樣的經驗怎樣在十字架上得到成長呢?

初期的基督徒團體,對於舊約有很清楚的瞭解。他們會做比較:就是將以色列,這個天主不忠的兒子,天主卻由埃及召回來(歐 111-4)與耶穌之間的一個比較。耶穌是天主的愛子,卻經常對天父服從。由猶太經師們常用並記錄下來的一種文學資料可以證實:米仕納,在這些記述的影響下,福音的作者瑪竇,在三個框架中展示了他們的思考,在聖神的默感下,將這樣的敘述記錄在他的福音裡。

耶穌對試探者的答覆讓人想起出谷紀中的三件事:以色列子民抱怨沒有食物和瑪納(出 16),對沒有水喝的抱怨(出 17)及由金牛所代表的偶像崇拜(出 32)。耶穌重新將天主子民的信仰生活史在自己的身上重複了一遍,耶穌也受到同樣的誘惑並戰勝了它。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這三樣誘惑中的每一樣,且較有條理地羅列出來,它們所代表的就是三種錯誤的關係:就是與事物,與天主,與人。
第一個誘惑:命令這些石頭變成餅(1-4節)
如果沒有麵包就不能生存。「吃」是聖經中常出現的一個動詞。在舊約中共出現了910次。為天主來說是重要的,每人都要有食物。

在曠野中,天主對梅瑟說:看,我要從天上給你們降下食物,百姓要每天出去收斂當日所需要的,為試探他們是否遵行我的法律。梅瑟向他們說:「誰也不準將一些留到早晨。」
但他們沒有聽梅瑟的話;有些人把一些留到早晨,但都被蟲子咬爛,發生臭味;梅瑟遂向他們發怒(出 16419-20)。
這是一個具有典型教育意義的試探,天主將以色列人帶到了具有瑪納的地方,教導他們怎樣用世上的物質並信賴上主的旨意。他教導他的子民慎防內心的貪婪,想將他們從擁有更多的欲慾望和積攢食物的鎖鏈中解放出來;但他們卻沒有服從天主的旨意。現世食物對他們的吸引幾乎是不可控制的,他們對每日所擁有的食糧並不滿足,而這每日的食糧為所有人的生活來說是必須的。

人都想試圖用自己的能力製造出很多麵包,面對這樣的情況,耶穌引用聖經上的一句話說:人不只靠餅而生活,也靠天主口中所發出的一切言語(申 83)。只有將自己的生命在天主話語的光照下去理解,就像耶肋米亞先知所說的一樣,將天主的話吞下去和在他的心中充滿喜樂與高興(耶 1516),這樣才有能力給予這個世界真實和有意義的價值。這樣的價值不被輕視、毀滅、拒絕,至少不會認為是偶像;而世物卻容易過去,且是暫時的,不是絕對的。

在這樣的誘惑事件中,代表著人錯誤地理解了自己與世界物質財富的真實關係。這是人對財富的一種自私佔有的想法,為自己積攢財富,靠別人的手而生活。對別人缺乏生活所需漠不關心,卻在奢侈和無度中自由自在地生活。這是一種惡習的表現。

為基督徒來說,四旬期就是修正我們的生活與悔改的時期。對耶穌復活的期望並不只是限於一個簡單的施捨,在我們豐富的餐桌上留下一點點殘渣而已;而是一個從根本和源頭上重新善用我們擁用的在世物質財富。我們可以撫心自問,我們是否清楚「擁有」與「貪婪」之間的界限?反省一下,人們所喜歡的旅行,銀行存款的數目,投資,為子女們所留的遺產,這些行為是否與基督福音的精神相符合呢?我們必須生活於這個世界,但是我們卻不忠信於手中所擁有的財富(路 169)。我們的導師基督的話,經常迴響在耳邊:「為此,我告訴你們:不要為你們的生命憂慮吃什麼,或喝什麼;也不要為你們的身體憂慮穿什麼。難道生命不是貴於食物,身體不是貴於衣服嗎﹖你們仰觀天空的飛鳥,它們不播種,也不收穫,也不在糧倉裡屯積,你們的天父還是養活它們;你們不比它們更貴重嗎﹖你們中誰能運用思慮,使自己的壽數增加一肘呢﹖關於衣服,你們又憂慮什麼﹖你們觀察一下田間的百合花怎樣生長:它們既不勞作,也不紡織;可是我告訴你們:連撒羅滿在他極盛的榮華時代所披戴的,也不如這些花中的一朵。田裡的野草今天還在,明天就投在爐中,天主尚且這樣裝飾,信德薄弱的人哪,何況你們呢﹖所以,你們不要憂慮說:我們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因為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尋求的;你們的天父原曉得你們需要這一切。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這一切自會加給你們。所以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苦足夠一天受的了」(瑪 625-34)。

第二個誘惑:從聖殿屋頂跳下去(5-7節)
惡魔的建議有聖經基礎,它說:經上這樣記載。比惡魔的外表狡猾更可怕的,是笑裡藏刀,並伴隨著一張暗藏殺機卻露出一幅溫柔的笑臉,而且用天主的話做幌子。這樣引用天主的話其實是一種肢離破碎的解釋,曲解其意並為己所用,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這樣的目的是為了將人帶入歧途。

惡魔的目的不是為了降低倫理原則的要求,讓人感到它的脆弱性與軟弱性。它的目的是要把人與天主的關係基礎毀掉,特別是當人對天主的許諾持懷疑態度時,這種關係很容易破壞。認為天主不忠於自己的話,缺少來自天主的保護。在關鍵的時刻,人失去了對天主的信心;在這樣的情況下,人總是懷疑天主是否存在。當以色列子民在曠野中受饑渴時試探天主說:天主是否在我們中間(出 177)。他們試探天主說:如果天主在我們中間,如果他的愛真的陪伴著我們,就讓天主給一個標記,在我們中顯一個奇跡,他們想證明天主是否真的愛他們。
其實在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相同或類似的經驗,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這樣的考驗。既然不能逃避這樣的考驗,也不能像耶肋米亞先知一樣,感覺到像是被天主所引誘一樣,在痛苦的極點呼喊說:你於我好像是一條不常有水,而變化無常的溪流!(耶 1518)。

耶穌也同樣面對這樣的試探,但並沒有跌倒。與以色列子民不同的是,在耶穌生命中富有悲劇性的時刻,耶穌拒絕請求天主愛祂的証明。他對天父的忠信從來沒有懷疑過,就算是在十字架上,在他身上所發生的好像是很荒謬的事,這樣的事也可以讓人以為是天主捨棄了他,他也沒有失去對天父的忠信。
我們有時被這樣的試探嚇倒,當我們要求天主給一個祂愛我們的標記,當我們想由天主的恩寵與奇跡將我們從困難、衝突與災禍中釋放出來,而這樣的災難卻正發生在別人身上時,這樣我們就是陷於誘惑中。

無論是處於幸福還是痛苦的情況中,我們都應該祈禱。這並不是要從天主那獲得特權或者改變天主的計畫,讓天主隨從我們的意願;而是為了求天主給我們更多的光照與勇氣,能夠抵抗各樣的誘惑。我們不要奢望天主會用一種對他的唯一聖子不同的方法對待我們。

第三個誘惑:只要你朝拜我,我把天下的一切都給你(8-11節)
這是對權力的慾望,是想統治別人的慾望。這是一個想去統治還是想去服務的抉擇,競爭還是團支持的抉擇,想高人一等還是做僕人的抉擇,這體現在生命中的態度及每一個時刻。如果誰知識淵博,誰有一個令人羡慕的社會地位,面對著比自己差的人,他可以選擇去幫助,也可以選擇去羞辱這個不如自己的人。誰擁有權力、財富,他可以去為窮人服務,也可將自己變成他們的主人。同樣的事也可以發生在窮人身上,一個窮人可以妄想成為比自己更窮的人的主人,這同樣對窮人來說是一種誘惑。

權力也是一份神恩,是天主給團體的一個禮物,這樣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在團體中變得有權力,和有時感覺到有必要實現這樣的意願。統治的慾望卻是一種來自惡的思想,雖然它有時以天主的名行動。

無論哪裡有統治別人的事發生,那裡就有人比別人有更多的特權;就有人是被壓迫,在一些人面前低頭或者是跪下,這樣的事都是來自惡魔的思想。耶穌自己並不缺少在人群中出人頭地,擁有和獲得宗教與政治權力的才能。他充滿智慧,頭腦敏捷,勇敢,為人所喜歡。如果他願意就可以獲得很大的成功。如果這樣,就是一種對撒旦的崇拜。意思是說,如果誰按照這個世界的邏輯與原則行事,就是競爭,用強權與欺壓的方法與世上的統治者聯合並屈服於他們的手段。耶穌卻選擇了相反的方向:就是讓自己成為僕人。

以色列子民在曠野中遠離天主,他們朝拜金牛:由人手所做的物質偶像。耶穌從來沒有朝拜任何偶像,他沒有讓世上的權力、財富、強權與世俗的友誼,成功與光榮的慾望來引誘自己。他經常並且只聽從於上主的話語。

在我們的內心容易引起對權力慾望的聲音與渴望,其實就是引起我們注意對個人的崇拜是多麼可怕的一種偶像崇拜。
福音的最後一部分,邀請我們再次檢視我自已的生命,讓我們注意反省生命中的特權、榮譽等這樣的外在東西;其實它們不是來自天主,而是來自試探。對他的子女,天父只提供了一種方法,那就是使自己變得渺小,在愛中服務有需要的兄弟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