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30, 2017

奉獻是為了獲得

常年期第二十二主日 (甲年)


「我在患難之日尋求上主,雖整夜伸手,亦不覺辛苦,我的心靈且不接受安撫」(詠77:3)。我們呼求上主,因為我們確信上主將生命、呼吸和一切賞給了眾人(宗17:25)。我們呼求聖人為我們轉求,到一些地方朝聖,親吻聖髑,做九日敬禮等。這一切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生命。

「眾人都尋找耶穌,一直來到他那裡,挽留他不要離開他們」(路4:42)。 「他們觸摸耶穌,因為有一種能力從他身上出來,治好眾人」(路6:19)。他們接近耶穌,是為了獲得得生命。耶穌聲明:「我來,卻是為叫他們獲得生命,且獲得更豐富的生命」(若10:10)。

在耶穌的建議中,有些似乎是相反的,甚至是可笑的。為了獲得生命,首先要捨棄生命:「父愛我,因為我捨掉我的性命,為再取回它來:誰也不能奪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願捨掉它;我有權捨掉它,我也有權再取回它來:這是我由我父所接受的命令”」(若10:17-18)。耶穌為他的建議作解釋:「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結出許多子粒來」(若12:24)。

這需要在信德的光照下理解,為獲得生命,需要犧牲自己的性命(默12:11)。這是奇怪且令人不解的邏輯!天主曾向亞巴郎許諾,他會有如同天上的星星、海邊的沙粒那樣多的後裔;同時天主卻要求他祭獻自己的獨生子依撒格,只有這樣,天主才能實現祂的許諾。這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只有對天主的許諾深信不疑的人,像亞巴郎一樣,才能做到。

耶穌許諾,將生命賜予自己的門徒們:「我是世界的光;跟隨我的,決不在黑暗中行走,必有生命的光」(若8:12)。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誰如果遵行我的話,永遠見不到死亡。」8:52猶太向他說:「現在我們知道:你附有魔鬼;亞巴郎和先知都死了;你卻說:誰如果遵行我的話,永遠嘗不到死味」(若8:51-52)。他在十字架上的時候,由肋旁流出了生命的水。

在逾越奧跡中復活的那天,重新獲得生命。那些跟隨耶穌的人是有福的:他們將獲得生命樹(默2:7),並將永遠與衪在一起(弟前4:17),看到天主本來的面貌(13:2)。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要的信息:現在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主,我們還去投奔誰呢?只有你有永生的話。

讀經一:耶20:7-9

7上主,你引誘了我,我讓我自己受了你的引誘;你確實比我強,你戰勝了。我終日成為笑柄,人都嘲笑我。 8因為我每次發言,必得叫喊,必得高呼:「暴虐!破壞!」實在,上主的話,為我日日成為受侮辱和譏笑的因由。 9假使我說:我不再想念他,不再以他的名發言;在我心中就像有火在焚燒,蘊藏在我的骨髓內;我竭力抑制,亦不可能。

他必使你的義德如光出現,使你的仁義如日中天(詠37:6)。這是一位老年的智者,在自己生命的最後階段,相信天主會因著自己的正義行為而賜福於自己,而獲得永恆的賞報。「天主待正直的人多麼美善,上主對心裡潔淨的人亦然」(詠73:1),這是以色列人傳統的認識。這就是有關「賞報正義」的教訓。然而有時面對否認的事實,經常是不可理解的。這時,所有關於信德的教訓都顯得無力,似乎都是巧妙的聲明,甚至有時是嘲諷和不可接受的。
今日的讀經一向我們介紹了一位覺得生命沒有希望的青年,在面對荒事情時對天主魯莽的質問,甚至可以說對天主的辱罵:「上主,你引誘了我。」這是耶肋米亞先知,因為他忠信於自己先知的使命,在行使自己先知性使命的時候,必須面對各種形式的迫害、不幸、災禍,甚至覺得不可以承受,因此他向天主呼喊投訴,表達自己的痛苦。

事實是這樣的:耶肋米亞先知是在耶路撒冷淪陷被毀以及猶太人充軍到巴比倫時期,國家靠近毀滅的邊緣。國王約雅金是一位懦弱的人,只知道關心修建自己的豪華宮殿,對於即將臨於自己子民身上的災禍卻漠不關心。聖殿的司祭們宣講一種無用與虛偽的宗教,表現在一種外表沒有積極意義的禮儀。外在的慶典不能給人帶來心靈的自我悔改,也不能使人根據天主的誡命去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下,天主召叫耶肋米亞先知,「因為我派你到那裡去,你就應到那裡去;我命你說什麼,你就應說什麼。先知感到害怕,因為覺得自己還年青,不會說話,但是天主向他保證說: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並保護你,他們要攻擊你,卻不能得勝你,因為有我與你同在」(耶1:7 -819)。

這樣,耶肋米亞先知不能不相信天主的話,他立刻接受了,但是他不理解天主的召叫。很多反對的事情出現了:與國王、宗教領袖和軍隊指揮官發生衝突;甚至猶太的人民,感到憤怒及失望,請求先知不要作聲。敵人不再容忍他,他們搜集證據反對他,逮捕他。他們打敗他,並且他經歷審判。然而,先知是幸運的,他被無罪釋放。

最壞的情況似乎過去了,但是先知所感覺到的緊張氣氛、焦慮,不適已經深深的表露了自己的生活,並震撼了他的心理平衡。他如此向天主訴說自己的痛苦經歷,就是今天讀經一所表述的。 

讀經一是用一個非常活潑的形象,是在聖經中以很大膽的圖像表達先知的訴說:「上主,你引誘了我,我讓我自己受了你的引誘;你確實比我強,你戰勝了」(7節)。先知將自己的使命與一個女青年相比,如同女青年被一個青年人的甜言密語所引誘,並且相信了他的建議,放棄了自己的選擇與命運。她沒有什麼可以詛咒,她相信那一刻是在一個虛假的愛情中。

這就是耶肋米亞的感受:他獨自地反對一切,受到人民的攻擊及嘲笑,向他施暴。為甚麼天主召叫他,要他去完成是失敗的使命呢?他感到奇怪,因為他受了天主的引誘,為什麼他不與家人保持寧靜,共同生活在充滿和平的阿納托城內呢(耶1:1)?在先知的無助中,他呼喊說:「我不再想念他,不再以他的名發言」(9節)。這是對自己所愛的人的一種充滿憤怒與痛苦的訴說,是想與自己心愛的人建立彼此間的盟約,並向對方訴說自己處在動盪與不安生活中的感受。

但是,如同生活在不可阻擋的愛情中的人,先知也不能放棄天主對他的召叫,視這樣的召叫而不顧。他願意受天主的引誘。天主召叫他,這種感覺熾熱他的心,在其內就像不能熄滅的火焰燃燒著。儘管他經歷劇烈的痛苦與別人的嘲笑,也不能讓他放棄天主對他的召叫與自己的使命。

讀經二:羅12:1-2


1所以弟兄們!我以天主的仁慈請求你們,獻上你們的身體當作生活、聖潔和悅樂天主的祭品:這才是你們合理的敬禮。 2你們不可與此世同化,反而應以更新的心思變化自己,為使你們能辨別什麼是天主的旨意,什麼是善事,什麼是悅樂天主的事,什麼是成全的事。

如果我們的禮儀慶典沒有愛相隨,那對天主來說還有什麼意義?先知宣講,耶穌也多次證實了這樣的觀點:「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是什麼意思;「我不是來召義人,而是來召罪人」(瑪9:13)。
讀經二的第一句話,告訴我們在聖殿中隆重與重要的祈禱,將被讚美天主的方式所取代:就是獻上自己的身體當作生活與悅樂天主的祭品(1節)。如果我們的禮儀不是慶祝愛的生命,就是流於形式;即使是表現出來的,也是沒有內容的外在形式。保祿繼續勸勉基督徒不要「與此世同化」。

在新約的語言表達中,「與此世同化」並不只是時間上的意義,更是質量上的變化,就是人常認為所有的事都是正常的,都是充滿智慧的,有意義的。這樣的想法很容易進入人的心靈與內心,亦很容易被採用,而且也不用反省。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基督徒很容易按照此世的思想去思維,並迎合現世倫理生活的潮流。這種「迎合思想」是充滿了陷阱與危險的。因此必須常常注意,以免掉進它的漩渦。
這就是為什麼宗徒們邀請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要重新思考,甚麼是天主所接受的行為,即使人們是不可理解的。

福音:瑪16:21-27

21從那時起,耶穌就開始向門徒說明: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要由長老、司祭長和經師們受到許多痛苦,並將被殺,但第三天要復活。 22伯多祿便拉耶穌到一邊,諫責他說:「主,千萬不可!這事絕不會臨到你身上!23耶穌轉身對伯多祿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所體會的,不是天主的事,而是人的事。」
24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25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26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靈魂,為他有什麼益處?或者,人還能拿什麼作為自己靈魂的代價?27因為將來人子要在他父的光榮中同他的天使降來,那時,他要按照每人的行為予以賞報。

耶穌時代的猶太人都滿懷一種期待:希望未來的生活可以變好。將要來的世界會充滿和平與正義。正如在則49章中所看到的一樣,猶太經師們宣布,在最後的時期,整個大地都會有奇妙的改變:他們且保證,在默西亞的日子裡,巴勒斯坦將變成一個花園,而這個花園會變成一大片森林,大地也會有千倍的出產,為每人都有很豐富的財富,每人都不會缺少,就像在樂園中剛開始一樣。

宗徒們也對這樣的遠景充滿希望,認為天國的來臨是快要實現的事。他們確信師傅就是基督,是達味之子。他們跟隨耶穌,希望在耶穌身上實現他們各人的光榮理想。唯一的問題是,按照他們的想法,他們仍希望知道誰在他們中間是最大的(谷9:34)。

在這種充滿希望的等待中,耶穌三次宣布自己的苦難,在福音中出現了三次。在耶穌公開生活的一半時間後,衪感覺到有必要用一種決定性的方法,讓自己的門徒們明白,跟隨自己不要有一種幻想或者現世的想法,這種想法在耶穌身上是不可能實現的。為避免任何形式的歧義,祂聲明朝著耶路撒冷不是為了獲得勝利,而是去受苦,將在那裡被殺害,但是第三天將要復活(21節)。

現世的思維與人的邏輯不明白耶穌這樣的建議。門徒們也不明白其意義,因為他們從猶太經師中學到,默西亞是不能受苦與死亡的。這些經師教育他們,當默西亞來臨時,安眠在墳墓中的都要復活起來,並要進入一個光榮與喜樂的國度;而伯多祿,以全體的名義行動(32-33節)。沒有必要感到害怕去祭獻,如果某一天有必要,即使去冒險,奉獻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但絕不是去履行一個很荒唐的決定,也不應該走在一條感到失敗的路上,覺得耶穌有必要考慮自己的決定,並改變自己的主意。

緊接著的情景是非常重要和現實。伯多祿將耶穌拉到一邊,好像是在對正處於絕望中的人給予鼓勵的安慰。他覺得有必要使耶穌明白,在一個感覺失落的時刻,應該逃避虛假幸福的道路。

耶穌對試圖勸阻他離開路徑的反應很嚴厲,甚至是憤怒的說:「撒殫,退到我後面去。」其實這句話的翻譯是不準確的。耶穌並不是要使伯多祿遠離自己,而是要將他帶到正確的路上來。「退到我後面」意思是說,跟隨我的道路,不要想走在我前面指揮我,不要想為我指出前進的道路,這條路是由天父所安排的;而你——伯多祿的建議,是從人間的智慧而來的,由人的狡詐而來,在天父的眼中是愚蠢的。

伯多祿此時並不明白他所犯的錯誤,他正朝著與上主的道路相反的方向前進。與撒殫的願望一樣,他想勸耶穌擁有統治別人的願望,有獲得權力的慾望。魔鬼曾將耶穌帶到一座高山上,並向耶穌顯示了世上所有王國的榮華富貴,向衪說:「你若俯伏朝拜我,我必把這一切交給你。」那時,耶穌就對他說:「去吧!撒殫!因為經上記載:『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獨事奉他』」(瑪4:8-10!現在耶穌面對著同樣的誘惑與試探,這是伯多祿提出的,因此耶穌的反應還是同樣的堅硬。

 今日的福音與上個星期日的福音可以構成一體,可以將二者放在一起比較。西滿伯多祿因為接受了來自天父的啟示,而被耶穌指定為教會的磐石,他接受了耶穌所委託給他的任務,並宣布了對永生天主之子的信仰。現在他卻變成了絆腳石,因為他按照人類與現世的邏輯去思想與行動:他幻想光榮、成功、榮譽,這些都構成了他跟隨師傅的障礙。

耶穌責斥伯多祿之後,便對所有的門徒,明確提出他對他們的要求。沒有企圖減輕,使他們更容易接受。接受基督的使命是無條件的。如果師傅選擇去交付自己的生命,如果「徒弟不能勝過師傅」(瑪10:24),那麼門徒們的道路就必須與師傅走同樣的道路。耶穌向門徒提出了三個要求:棄絕自己,背起十字架,跟隨我。這三個要求構成了做門徒的典型與最基本的條件,是不能耽誤或反復為自己考慮的。

「棄絕自己」,意思是說不再為自己考慮,這是世界治理人民關係的原則的逆轉那些被認為是積極的人而被拒絕,是因為他們只是要求別人去行動:尋求自己的喜好,希望獲得光榮的意願,尋找自己的益處。即使有時在外表看來是充滿了愛德的行為,內在卻隱藏著自私和慾望的成份。
耶穌的門徒被召選,首先是被要求放棄任何為自己思考的意願,即使是屬靈性的層面。不要為自己積蓄在天國受光榮的善行,為了更好地滿足自己靈性生命的需要,需要為別人的益處而思考和行動。即使是小小的善行,也不要只想自己的益處。善行不是為了自己的益處,而是為兄弟姐妹的益處。無條件地去愛,就像天父一樣,即使有所損失,也一樣去愛。

第二個要求是「背起十字架」,這並不是說只需要背起生命中很小的一部分挑戰,或者困苦,或者用這種方法討天主喜歡。基督徒並不是尋找痛苦,而是愛。十字架是愛的標記與完全的奉獻。背起它跟隨基督,意思是走在基督所走過的道路上,為了基督的意願而奉獻自己的生命,即使在面對迫害與死亡的威脅下,也忠於福音的要求。「背起十字架」,要求人不再尋找自己的益處,而是為別人的益處。

第三個要求「跟隨基督」,並不是說將基督當作生活的模範,而是分享基督的選擇,並以基督的計劃視為自己生活的目標,與基督一起,為別人付出愛的行動。在今日福音的最後結束部分(25-27節),用了三個理由解釋基督為什麼要向自己的門徒提出這三個條件,並要求門徒們接受這樣的條件,好成為門徒。

第一個理由(25節):「誰若喪失自己的生命,不是喪失,而是獲得生命」(25節)。誰在自己手中緊握那顆麥子,將這粒麥子隱藏起來只為自己揮霍,就會喪失自己;但是誰有勇氣將這粒種子埋在地裡,才能保存和獲得這粒種子帶來的果實。生命也是這樣:為了獲得生命,必須先捨棄生命,為自己的近人付出生命。

第二個理由(26節):現世的生命是短暫的、易逝的、脆弱的,不穩定的。沒有必要為現世的生命付出全部精力,好像它是永恆的一樣。在智慧文學上有很多反思生命的思想:「看,你使我的歲月屈指可數,我的生命在你前算是虛無。世人的生存,只是一口呵噓。人生實如泡影,只是白白操勞,他們所有積蓄不知誰來得到。我主,現今我還有什麼希望?我的希望寄託在你的身上”(詠39:6-8)!

第三個理由(27節)是最後的賞報。在瑪竇福音中常常出現審判的場面,這種審判不是對未來的威脅,而是指在現世做明智的選擇。在生命末刻我們能向天主呈現什麼呢?肯定不是所積蓄的財富,所享受的一切、認識、或者職業。天主在最後也不會看我們所獲得的各種榮譽,而是看我們的愛德行為。
誰如果缺少反省的能力,就會被這個世界上的各種誘惑所迷;誰如果遠離將世界帶向迷惑了很多人的邪惡誘惑、偶像崇拜或者欺騙,在自己身上所反射的就只有天主的光明,他/她的真正的生命價值就會顯露出來。


Wednesday, August 23, 2017

一種可以改變生命的發現


常年期第二十一主日 


60年代末 ,有一幅耶穌肖像畫流傳:長頭髮、沒修剪的鬍鬚,這就是對抗者耶穌。他是社會邊緣人的朋友,宣講具有革命性的信息,被有權勢的人視為危險人物。給人的印象是:耶穌只與吸引虔誠者及靈修內歛的神秘主義的人在一起。與耶穌同時代的人視耶穌為勝利者,是「王國的征服者」,是這個世界統治者的保護者。

耶穌的宗教給人的印象是很深刻的:祂確保正義,鼓勵義人,保護虔誠的人,懲罰惡人。有時候,耶穌的宣講議論對人能產生震憾的效果:感到天主的懲罰是嚴厲的,如果有誰落在天主的手中,是一件很可怕的事。這樣的天主,足以使人像小孩子一樣,在天主前感到害怕。但他仍然是道德行為的保證者及積極者。

耶穌是每人都想認識的人物。

同樣在我們童年時,我們開始認識和了解耶穌。在要理班中,祂更願意我們認識祂,但這位耶穌好像並沒有完全讓人信服;在我們的生命中,耶穌好像也沒向我們說很多。

二千年後的今天,就像在斐理伯的凱撒勒雅路上一樣,耶穌也以一種極富挑戰性的問題詢問現在的每一個人:「你們說我是誰?」
人們對耶穌的認識不同,並將很多名稱放在耶穌身上,因此很難從這些稱呼中為耶穌選擇一個比較合適的名稱。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樣的信息,現在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語:我們不是朝拜一個歷史人物或者他的教導,而是相信永生天主之子,耶穌基督。 

讀經一:依22:19-23

19天主這樣對宮殿總管舍布納說:我要革你的職,撤你的位。 20到那天,我要召希耳克雅的兒子厄里雅金作我的僕人。 21我要把你的朝衣給他穿上,把你的玉帶給他束上,將你的治權交在他手中;他將作耶路撒冷居民和猶大家室的慈父。 22我要將達味家室的鑰匙放在他肩上;他開了,沒有人能關;他關了,沒有人能開。 23我要堅定他,有如釘在穩固地方的木橛;他將成為他父家榮譽的寶座。

首先要了解這段經文的歷史背景,是在公元前8世紀。厄則克耳是一位非常英明,但也是非常單純的國王。他選了舍布納為總管,是一位機會主義者、因而由貪污受賄者去管理建築自己宮殿的錢。這個人有很多陰謀詭計,反對依撒意亞先知,並且捍衛他們與埃及人訂立的盟約。他是由厄里雅金國王取得權力,不過最後被解除權力。依撒意亞同意這個聰明的決定:厄里雅金國王是忠誠的、有能力的,在政治上是可信的,先知這樣評價這位國王:「他將作耶路撒冷居民和猶大家室的慈父」(21節)。

這段經文非常有意義,因為它介紹了要將權力交給新總管的原因:國王要將舊總管的衣服剝下,交給新總管;因為舊總管是一位沒有管理能力的人,而新的總管頗有能力。後者是繼承前者的權力,「新總管將被披上頭巾,將玉帶束上,並要接受國王宮殿的鑰匙」(20-22節)。

接受鑰匙,意味著獲得管理整個王宮,及王宮內所有財產的權力,並且可以決定誰可以面見國王。這段經文用另外兩個與約雅金有關的已經宣布了的條件作結束:「我要堅定他,有如釘在穩固地方的木橛;他將成為他父家榮譽的寶座」(23節)。

依撒意亞覺得,對他來說這是非常光榮與充滿榮譽的任務,並且他可以獲得很大的特權。但這種情形正是他政治任務結束的前奏。這段經文接下來的幾節中(並沒有出在這段經文中),依撒意亞用諷刺的口吻描繪厄里雅金王位的終結:「他父家全部的​​榮耀、細枝、嫩芽、各種細小的物品,自碗具以至各種壺瓶都懸掛在它上面。到那一天──萬軍上主的斷語──釘在穩固地方的木橛必將脫落,破裂,掉下來,上面所掛的重載也要摔得粉碎。因為上主說了」(依22:24-25)。

這是對厄里雅金國王任人唯親所致結果的絕妙諷刺。厄里雅金國王將自己的王位委託於自己的親戚、朋友和子孫們去管理,最後他所委託的這些人變成了王國內不可擔負的重擔,這根穩固的木橛將要倒在每人身上,將所有的人都壓碎。可憐的厄里雅金,一位非常好的國王,最後還是被權力所腐壞。

讀經二:羅11:33-36

33!,天主的富饒,上智和知識,是多麼高深!他的決斷是多麼不可測量!他的道路是多麼不可探察! 34有誰曾知道上主的心意﹖或者,有誰曾當過他的顧問﹖ 35或者,有誰曾先施恩於他,而望他還報呢﹖ 36因為萬物都出於他,依賴他,而歸於他。願光榮歸於他至於永世!阿們!

這段經文是保祿在列舉了他憂傷之原因後的一個總結:因為他的團體拒絕承認耶穌是天主子,默西亞。我們看到了以色列子民對天主的不忠反而帶來正面的結果:就是天主允許外邦人加入天主的教會。因為猶太人對宗徒們的迫害,使他們離開耶路撒冷,去向外邦人宣講福音(宗11:19-21)。

當保祿明白是天主在帶領歷史前進,並可以從壞事中產生好的結果時,保祿感嘆說:「啊!天主的富饒,上智和知識,是多麼高深!他的決斷是多麼不可測量!他的道路是多麼不可探察」(33節)!天主的標記真的是不可以明瞭和預料的,並不只是在天主子民的歷史中,也在今日每個人的生活中。邪惡的存在為人類來說是個謎,並且對人構成很大的威脅;即使是在信仰的啟示下,也沒有人可以給予一個完全令人信服的答案。在《約伯傳》中,痛苦的問題也沒有給予一個答案。

面對這樣的謎,保祿邀請我們俯首且謙卑地承認天主的偉大,因為天主的奧跡是不可探測的。信德也給予我們一個保證,一切事情都在天父愛的引導下,所有的事情,即使是感到最悲哀的,也有它的意義。

福音:瑪16:13-20


13耶穌來到了裴理伯的凱撒勒雅境內,就問門徒說:「人們說人子是誰?14他們說:「有人說是洗者若翰;有人說是厄里亞;也有人說是耶肋米亞,或先知中的一位。」15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16西滿伯多祿回答說:「你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17耶穌回答他說:「約納的兒子西滿,你是有福的,因為不是肉和血啟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18我再給你說: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陰間的門決不能戰勝她。19我要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縛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縛;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釋放。」20他遂即嚴禁門徒,不要對任何人說他是默西亞。

我們清楚知道該怎樣區分工作、娛樂、酒吧,或及體育場上的朋友與夥伴。每人面對一個剛認識的人、或自己的未婚妻、或自己的妻子,心情都是不一樣的。當對一個人的愛太強烈,往往就會有嫉妒感,因為害怕失去自己所愛的人,覺得那樣是一種折磨,也不能容忍彼此的競爭。這是人不能控制的一種本能反應:「憤怒固然殘酷,暴怒更是猛烈;可是面對妒恨,有誰能夠抵受」(箴27:4)。嫉妒使白天變短,並使人提前嚐到老年的到來。

天主也是充滿「嫉妒」的,因為沒有任何人比天主更愛人。在舊約中至少有十多次類似的思想:「因為我,上主,你的天主是忌邪的天主」(出20:5),「我以極度的摯愛,愛著熙雍,為了她我發了很大的妒恨」(匝8:2),「因為我已決定聚集萬民,召集列國,在他們身上傾洩我的忿怒和我所有的怒火:全地必要為我的妒火所吞滅」(索3:8),「天主要求人要用全部的心靈愛衪」(申6:6)。在人心中,應該有一個位置是特別為了天主的。

這也是基督的命令:「對天主毫無保留的愛:如果誰來就我,而不惱恨自己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自己的性命,不能做我的門徒」(路14:26)。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取代天主的位置,即使是那些在人們生命中被視為最重要的事情,耶穌就是用這樣的圖像來表達一種具有挑戰性的要求。

一天,在斐理伯附近的一個城市,是大黑落德王的一個兒子在最北部建立的一個市。耶穌向自己的門徒們提出了兩個的問題:第一個是很簡單的問題:「人們說我是誰?」其後的一個問題是富挑戰性的:「你們說我是誰?」他們認為耶穌如同知名人士之一:如說像洗者若翰、厄里亞、耶肋米亞,或者是舊約先知中的一位(13-14節)。

無否認的是,所有時代的人都崇拜耶穌;然而對耶穌的崇拜與尊敬是並不夠的。耶穌並不是世上許出具有典型價值的化身,祂被許多充滿善意的人所跟隨。耶穌和他人的區別並不是因為誠實與忠信、對窮人的愛、為社會正義、和平、非暴力的代表之一。

耶穌與他人一樣,是一位真實的人。他與他人的區別不是他有與別人不同的戰術與策略。只要看看耶穌所做的選擇:耶穌在他成年後開始自己的傳教生涯,在此之前度著一種隱藏式的生活,一步一步向人啟示天父最深的奧秘。衪的宣講對所有的人都構成一種挑戰,但是人類的思維邏輯卻不認同衪的宣講。最後衪交付了自己的性命,被釘在十字架上。衪的復活為衪帶來了最終的勝利。但是即使了解與認識這些,也不足以成為祂門徒。「門徒」的意思是明白耶穌是唯一的,愛祂像愛唯一的愛人一樣,信任祂並願意為祂做任何事情。

正是在這個時候,伯多祿的答覆令人感到驚訝。他代表所有的門徒,顯示出他明白這份愛,回答說:「你是基督,你就是所有先知所宣報和所有子民期待的救主」(參閱16節)。你就是我們可以交託生命,可以找尋生命的那一位。

即使在福音的最後一節,也難以找到一個比較準確的答案(20節)。福音作者記述,耶穌如同使魔鬼默不作聲一樣,使門徒們一言不發。原因很簡單:伯多祿的答案只是表面的,而實際上他所理解的默西亞是完全錯誤的,他想耶穌正在通過顯示自己的能力,發顯奇蹟和標記,使所有的人集中注意力,認為耶穌正在地上建立天國。當然耶穌可以獲得很令人羨慕的成功,但伯多祿的這種思想,也是其他門徒的想法(不過可能其他門徒比伯多祿理解稍微多一點),但無論如何,他們都受人類思想邏輯的限制,用世俗生命的成功標準判斷所獲得的成功。不可否認的是,所有的人從一開始就認為他們的師傅像魔王一樣,用權力統治這個世界。

今日福音的第二部分(17-20節),是耶穌對伯多祿的答覆:「你是伯多祿(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

這句話的意思不易理解。伯多祿被稱為「磐石」,並在其上建立基督的教會是什麼原因?有何意義?難道只是為了強調教宗的首席權嗎?不只是這個,意義應該更廣。為了更好的理解這句話的意義,現在我們開始從兩方面談論這段經文。

首先,建立教會基礎的「磐石」一詞,在新約中出現了十多次,這個堅固不移的磐石,常常是指著,且只有基督才可以配得這個稱號。正如聖保祿證實的一樣:「因為除已奠立了的根基,即耶穌基督外,任何人不能再奠立別的根基」(格前3:11)。在亞細亞的基督徒記得他們光榮的身份:「所以你們已不再是外方人或旅客,而是聖徒的同胞,是天主的家人;已被建築在宗徒和先知的基礎上,而基督耶穌自己卻是這建築物的角石,靠著他,整個建築物結構緊湊,逐漸擴大,在主內成為一座聖殿;並且靠著他,你們也一同被建築,因著聖神,成為天主的住所」(弗3:19-22)。伯多祿在他的第一封書信中,清楚地勸勉並邀請新領洗者不要遠離基督,因為基督是一塊被人所拋棄,卻由天主所揀選的寶貴活石。接著他對基督徒說:「你們接近了他,即接近了那為人所擯棄,但為天主所精選,所尊重的活石,你們也就成了活石,建成一座屬神的殿宇,成為一班聖潔的司祭,以奉獻因耶穌基督而中悅天主的屬神的祭品。這就是經上所記載的:「看,我要在熙雍安放一塊精選的,寶貴的基石,凡信賴他的,決不會蒙羞」(伯前2:4-6)。

第二點,是給伯多祿改名,耶穌稱他為「刻法——伯多祿」,這個名字在耶穌所講的語言——阿拉美語中,很可能不是「磐石」的意思,而是簡單的「建築所用的石頭」的意思。按照字面意義,耶穌所說的「磐石」指的就是伯多祿所宣布的信德;也就是這個信德,構成建立教會的基礎,這樣的基礎保持教會與基督緊密相連,這樣的基礎和與基督的聯合使教會穩固且不被邪惡勢力所戰勝。所有像伯多祿一樣的人,與伯多祿一起,明認與宣布這個信德,就是在天主的計劃中,被安排與建築在這個屬神的殿宇中。

所謂「陰間的門」,不可只從字面理解。這個「門」代表邪惡勢力的存在,指那些相反人類生命與善行的勢力。耶穌許諾,只要教會常常與基督永生天主之子聯合在一起,並與基督保持密切的關係,沒有什麼力量可以阻止教會完成救恩的工程。伯多祿領受了天國的鑰匙,釋放與束縛的權力。這是猶太經師們常常用的兩個圖像,在解釋其意義之前,需要明白的是,並不只是伯多祿一個人領受了「釋放與束縛」的權力,而是證實伯多祿領受了這樣的權力,接著證實整個教會團體領受了這樣的權力(瑪18:18;參若20:23)。

「交鑰匙」:這樣的動作在第一篇讀經中已經解釋了,意思是相當於委託某人管理整個宮殿,使這個人有管理的權力,他可以決定讓人進來或者拒絕讓人進來。猶太經師們確信他們擁有掌管「法律」的鑰匙,因為他們認識且了解經典,認為所有的人都應該取決於他們的決定,取決於他們對教義的解釋和他們的審判,他們覺得自己有權力判斷他人正義與不義,善人與罪人。

就在這樣的背景中,耶穌對經師們進行嚴勵的批評:「禍哉,你們法學士!因為你們拿走了智識的鑰匙,自己不進去,那願意進去的,你們也加以阻止」 (路11:52)。他們向別人關閉了救恩的大門,阻止人獲得天主的救恩,沒有向那些渴望面見天主儀容的人,顯示天主真正的面目和天主的旨意。對於那些沒有合理使用自己手中權力的人,耶穌進行嚴厲的譴責,現在只有耶穌的鑰匙才是得救的門徑。現在有了新的標準,可以成為耶穌的門徒並進入天主內的鑰匙:就是伯多祿所宣認的信德。

耶穌將天國的鑰匙交給伯多祿,並不是要他做天國的守門人,也不是要他做耶穌所託付給他的人的主人,而是要他變成所有牧人(受委託養育羊群的人)模範(伯前5:3),耶穌要求他向所有的人打開認識基督與福音的門。誰通過伯多祿所打開的門,並明認他所宣布的信德,就可以獲得救恩;誰拒絕,就會被排斥在外。

「釋放與束縛」的權力,在耶穌時代也常被猶太經師們所用。這是對倫理生活做決定與選擇時所用的圖像。「束縛」意味著禁止,「釋放」意味著合法,也意味著對某事有宣布同意的權力,或者審判別人行為的權力,因此相當於有接納或拒絕某人加入教會團體內的權力。我們將用兩個星期天的時間去深入認識瑪18:18的意義。因為談論的是這個焦點,這是耶穌所委託給教會的權力,可以讓人明白誰屬於教會,誰不屬於教會。

最後,由今天的福音片段,與許多其他福音片段一樣(瑪10:2;路22:32;若21:15-17),基督在教會內託付給伯多祿一項特別的使命,他總是第一位,被召去餵養天主的羔羊與綿羊,並堅強他弟兄們的信德。錯誤理解,誤解與分歧不是由這項真理而來,而是對伯多祿這項使命的服務方式不同的理解。多個世紀以來真誠的謙卑承認了這麼多次腐朽。從本來是愛和團結的標誌,變成了對權力的表達。

正如教宗本人明確的承認,現在有必要重新認識行使這項職務與使命的意義,讓羅馬的主教真正成為是所有人的主教。根據里昂的伊雷紐斯(二世紀)的美麗定義,伯多祿的職務是愛德的擁有者。

Wednesday, August 16, 2017

信德帶來變化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甲年


在今日耶路撒冷城的南部,有一個地方被稱為「血田」。這塊田是用猶達斯交給司祭長們的那三十塊銀錢購買的(瑪27:3-10);也是在這同一地方,一些以色列國王犯下了滔天罪行,將自己的兒子祭獻給巴爾神。在公元前七世紀末期,約史雅國王褻瀆了此地,從此淪為掩埋各種醜行的墳墓(列下23:10)。司祭們用背叛所得來的錢,買了這塊地,用來埋葬外邦人(瑪27:70)。為不潔的外邦人來說,這樣的地方被稱為可詛咒的(耶29:11),而且他們的子子孫孫也必須與亞巴郎的後裔分開。
因著種族的歧視,人們心中對善與惡、潔淨與不潔淨、聖人與罪人之間的標準根深蒂固,並樹起圍牆。他們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害怕彼此面對;對於不同意見未能以開放、平靜及尊重的方式對話。有時這種彼此對立的局面隱藏著真實的危險,宗教上的融合主義,不同理論之間的並合主義,也可能失去自己身份的認同,放棄固有的價值觀。
對那些意見與我們「遙遠」的人,怎樣說「大公」?誰可以假裝為我們是靠近的?其實我們每人都離基督「很遠」,正走在效法天父那樣成全的路上(瑪5:48)。只有那些自認為「不潔的人」,才在天主面前不會自負,才可以接納天父的救恩。耶穌說:「稅吏和娼妓比你們先走在天國的路上」。這是說人並不能憑自己的功勞在天父前得到光榮,而是說一些人會在那些自認為正義與潔淨的人之前進天國(瑪21:31)。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樣的信息,現在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他們雖然是我們同行時的羞愧,驚訝的是他們卻比我們先進天國。」

 讀經一:依56:16-7

1上主這樣說:「你們應當持守公道,履行正義,因為我的救恩就要來到,我的正義就要出現。」6至於那些歸依上主,事奉他,愛慕上主的名,作他的僕人,又都遵守安息日而不予以褻瀆,並固守我盟約的異邦人,7我要領他們上我的聖山,使他們在我祈禱的殿裡歡樂,他們的全燔祭和犧牲在我的祭壇上要蒙受悅納,因為我的殿宇將稱為萬民的祈禱所。

由於害怕失去固有的以色列與宗教的身份認同,以色列人與其他人隔離,並對外邦人有非常嚴謹的條文。《申命紀》中有命令:「當上主你的天主將他們交給你,打敗他們時,你應完全消滅他們,不可與他們立約,也不可恩待他們;不可與他們通婚,不可將你的女兒嫁給他們的兒子,也不可為你的兒子娶他們的女兒;因為他們必要使你們的子女遠離我,而去事奉別的神,致使上主向你們大發忿怒,將你們迅速消滅」 (申7:2-4)。
其後,以色列人被充軍到巴比倫。這是一個痛苦而寶貴的經驗,這經驗使以色列人成熟了。面對外邦民族文化的衝擊,他們意識到走過的偏見及太多的恐懼是毫無根據的。外邦人本質上並不壞,也不是充滿邪惡;他們培養了高尚的情操,對倫理道德生活的要求也很高。他們的宗教並不是一堆廢話,也有寶貴的元素。
當以色列人充軍回國後,他們開始充滿一種宇宙與普世的思想,但不是所有的以色列人都這樣。那些政治與宗教領袖們還是繼續不相信,充滿懷疑,感到無名的害怕。例如說,厄斯德拉,當得知外邦人褻瀆聖殿,與外邦人通婚時,撕裂自己的衣服,哭著向天主祈禱(厄上9)。
這段時期,也正如今日的第一篇讀經所描述的,是衝突與缺乏包容的時期,也是開放與整合的時期。在今日讀經中所說的先知起來了。他是一個從容不迫而公正的人,他看起來超越了人民傳統的狹隘視野。他明白當時是放棄排他主義和改變在《申命紀》中有關種族歧視規定的時候了。他意識到將人分類的圍牆已失去意義:無論是哪個民族、種族,或國家的人,都是天主的子女。

天主的許諾是:將有一天那些外邦人也朝拜天主,並實踐天主的誡命,而且可以在天主的聖殿裡向天主奉獻自己的祭品,高唱感恩歌。在天主的家裡,沒有人是外邦人。而聖殿是以列人最為神聖的地方,也將變成所有人的祈禱之所(6-7節)。

讀經二:羅11:13-1529-32

13我對你們外邦人說:我既然是外邦人的宗徒,我必要光榮我的職務;14這樣,或許可激我的同胞發憤,因而能拯救他們幾個人。 15如果因他們被遺棄,世界與天主和好了;那麼,他們如果蒙收納,豈不是死而復生嗎﹖
29因為天主的恩賜和召選是決不會撤回的。 30就如你們以前背叛了天主,如今卻因了他們的背叛而蒙受了憐憫;31同樣,因了你們所受的憐憫,他們如今背叛,這是為叫他們今後也蒙受憐憫,32因為天主把眾人都禁錮在背叛之中,是為要憐憫眾人。

 這篇讀經的主題與上個星期日讀經二的主題緊密聯繫:保祿內心感到很痛苦,因為他不明白猶太人拒絕耶穌的原因。
 《宗徒大事錄》向我們介紹了保祿傳教的方法:保祿逐個城市向猶太人宣講福音,首先是猶太人,如果他們拒絕,他就轉向外邦人宣講(宗13:46-48)。在宣講福音大約十多年後,保祿檢視自己的福傳工作:除了很少的的人是例外,以色列人並沒有相信基督,怎麼解釋這種現象呢?

在讀經二中,保祿注意以色列人的無信也可以帶來積極的後果,就是可以促使外邦人加入基督徒團體。事實上,若大量的猶太人相信了,他們的狹隘和排外心態,對外國人存有偏見,在這情況下,基督徒團體就不會受到異教徒歡迎。


從這一點出發,保祿有一個直覺:就是天主子民拒絕基督並不是確定的,總有一天這是肯定的以色列民會承認耶穌就是先知們所宣講的默西亞。到時會發生什麼事呢?保祿表現出他的喜悅:如果以色列人的不服從是天主所預料的,這樣當他們也成為門徒時將有甚麼事發生﹖他們將是從死裏真正的復活。(15節)。

福音:瑪15:21-28

21耶穌離開那裡,就退往提洛和漆冬一帶去了。 22看,有一個客納罕婦人,從那地方出來喊說:「主,達味之子,可憐我罷!我的女兒被魔鬼糾纏的好苦啊!23耶穌卻一句話也不回答她。他的門徒就上前求他說:「打發她走罷!因為她在我們後面不停地喊叫。」24耶穌回答說:「我被派遣,只是為了以色列家失迷的羊。」25那婦人卻前來叩拜他說:「主,援助我罷!26耶穌回答說:「拿兒女的餅扔給小狗,是不對的。」27但她說:「是啊!主,可是小狗也吃主人桌子上掉下來的碎屑。」28耶穌回答她說:「啊!婦人,你的信德真大,就如你所願望的,給你成就罷!」從那時刻起,她的女兒就痊癒了。

一位猶太經師敘述一個故事:有一個農夫,在自己的田地裡種植了所有種類的樹木,並且很小心地守護著它們。幾個多個春秋,他感到非常沮喪,這些樹木有很多葉子和花,但卻沒有結果實。當他正準備用火燒掉這些樹時,忽然在一個樹枝下看見一個石榴。他將它摘下來,嚐了一口說:這真美味!他很高興地說:「為了這個石榴的原因,我保留這個樹園中所有的樹木。」這位猶太經師說,天主也是如此,祂因著對以色列人的愛,拯救了全世界。
並不是所有的猶太人都與這位經師一樣,保持著向別人開放的思想;反之,大部分猶太人認為只有一個被選與聖善的民族,及必須避免外邦人,因他們都是不潔與被棄絕的(宗10)。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初期基督徒團體面對著困難,他們正像一顆充滿活力的幼苗,茁壯成長。他們也屬於以色列家族的後裔。初期基督徒詢問:救恩是屬於所有的人民,還是只屬於亞巴郎的子孫?於是就產生了不同意見、誤解和一些令人爭論的事,教會團體產生了分裂(格前1:10-12,迦2:11-14)。一些人爭論說福音只應該宣報給以色列人。為了證實他們的觀點,他們也藉用耶穌在世的態度,說耶穌並沒有進入與以色列人衝突的巴勒斯坦領域內。他們記得耶穌的叮囑:「耶穌派遣這十二人,囑咐他們說:外邦人的路,你們不要走;撒瑪利雅人的城,你們不要進;你們寧可往以色列家迷失了的羊那裡去」(瑪10:5-6)。

另一些人的思想比較開放,他們相信,福音是首先宣報給以色列人天主救恩的首要受益者(瑪22:1-6),但是外邦人也應該被接納在天國的盛宴中(瑪22:8-10)。以色列是上主的首生子(德36:11),但不是唯一的,其餘的子民也是天主的子女(耶3:19)。復活基督的命令是不可以篡改的:「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19-20)。

由於耶穌在世的公開生活時間很短(也許只有三年),因此耶穌可能限制了自己的使命,「在以色列迷失的羊群裡」;即使這樣,耶穌也用自己的行動清楚表明他的救恩是屬於全體子民的。今天的福音就是有關此主題的典型敘述。
 有一天,一個外邦人,從提洛和漆冬來到耶穌跟前,大聲呼喊(意思是「不斷祈禱」),懇求耶穌治好她的女兒。這段經文說這個人是「客納罕人」,屬於以色列人的敵人。客納罕人是一個危險的民族,很多次他們引誘以色列人離開正統的信仰而向巴爾朝拜,並奉獻禮品。
耶穌的門徒們,因為受到很嚴格的猶太傳統教育,按照他們所遵守的法律,他們不能容忍這種人厚顏無恥地請求,於是企圖阻止她,因為這個客納罕人的請求違反他們的規定,這是對傳統提出的挑戰。

福音作者反思耶穌與客納罕婦人的對話,他喜愛強調耶穌答覆的重點。面對這個婦人的請求,耶穌採取不理睬的態度:不看一眼,也沒有說一句話(23節)。而門徒們對婦人的請求卻表示厭倦,想迅速解決這種令人為難的事情,便請求耶穌「讓她離開吧!」耶穌也好像同意他們的請求,變得比較嚴肅,說:「我被派遣,只是為了以色列家失迷的羊」(24節)。

有關「失散的羊」的形象,常常出現在舊約聖經中。「我的羊在群山峻嶺中迷了路,我的羊四散在全地面上,沒有人去尋,沒有人去找」(則34:6)。「 我們都像羊一樣迷了路,各走各自的路;但上主卻把我們眾人的罪過歸到他身上」(依53:6)。天主的許諾是:「因為吾主上主這樣說:看,我要親自去尋找我的羊,我要親自照顧我的羊。猶如牧人在羊群失散的那日怎樣尋找他的羊,我也怎樣尋找我的羊;我要把那些曾在陰雲和黑暗之日四散在各地的羊,從那些地方救回來。我要從各民族中將他們領出,從各國將他們聚集起來,領他們回到自己的地域;我要在以色列的群山上,溪水畔,以及本國的一切牧場上牧放他們。我要在茂盛的草原上牧放他們,在以色列的高山上有他們的羊棧,在那裡他們要臥在舒適的羊棧裡,在以色列的群山上,在肥美的牧場上吃草。我要親自牧放我的羊,親自使他們臥下──吾主上主的斷語──失落的我要尋找;迷路的,我要領回;受傷的,我要包紮;病弱的,我要療養;肥胖和強壯的,我要看守;我要按正義牧放他們」(則34:11-16)。

天主好像只對以色列人完成了這種使命,並且只注意以色列人的需要。耶穌自稱是以色列的牧者,是為了完成先知們的宣講,讓這位客納罕人明白其中的意義。她明白自己不屬於被選的子民,不屬於「上主的羊群」,沒有獲得救恩的權利;因此她信賴,並交託於上主的仁慈與良善,也相信天主無條件的援助,因此她跪伏在耶穌跟前說:「主,可憐我吧!」
她得到的答覆好像是一種責備:「拿兒女的餅扔給小狗,是不對的」(26節)。

以色列子民就是天主的羊群,而外邦人是狗。這種帶有侮辱的語氣,雖然沒有直說,但卻很刺耳。「狗」在古代中東一帶代表嚴重的侮辱。猶太人就以此形容外邦人。這在新約中常常出現,且是一種帶有歧視性的稱呼:「你們不要把聖物給狗,也不要把你們的珠寶投在豬前,怕它們用腳踐踏了珠寶,而又轉過來咬傷你們」(瑪7:6)「凡為狗的、行邪術的、姦淫的、殺人的、拜偶像的,以及一切喜愛撒謊的人,都留在城外」(默22:15)。你們要小心狗(斐3:2),借用「狗」的含義強調外邦人的生活與福音的生活是完全不相容,且絕對相反福音的價值。

很奇怪的是,耶穌講出了這樣的話。要注意,那位客納罕婦人對耶穌極為尊重。她三次稱呼耶穌為「主」。這是基督徒對復活基督信德的一種宣誓,而且「達味之子」就相當於認識並承認耶穌是默西亞。耶穌與自己的同胞一樣,他對外邦人都是可憎的;但真是這樣嗎?
這段經文的結尾啟發我們,耶穌說:「女人,你的信德真大!」這是耶穌從未對任何以色列人說的讚美信德的話。

現在所有的事情都明白了。之前對外邦人的排斥與輕視,認為他們都是不潔的,以及對他們無禮的行為,在這段對話之後都顯得不相適宜。耶穌願意門徒們徹底改變對外邦人的態度與行為。耶穌給他們指出,他們自認為的潔淨與聖的思想多麼滑稽與可笑。所謂「羊棧裡的羊」,指牧羊人想集合那些失散的羊(瑪23:37),在他們周圍的「狗」,因著信德也可以獲得天主的救恩。 

這個信息與以往一樣及時:教會被召叫,是一個標記;在教會內,人的性別,種族與民族,或者組織關係不同而帶來的種族歧視都會結束。保祿也作證說:「其實你們眾人都藉著對基督耶穌的信仰,成了天主的子女,因為你們凡是領了洗歸於基督的,就是穿上了基督:不再分猶太人或希臘人,奴隸或自由人,男人或女人,因為你們眾人在基督耶穌內已成了一個。如果你們屬於基督,那麼,你們就是亞巴郎的後裔,就是按照恩許作承繼的人」(迦3:26- 29)。


這個客納罕婦人異教徒、無宗教信仰者卻成為真正信徒的模範。她知道自己沒有什麼值得誇耀和顯耀的,但她相信耶穌和祂的話語,相信耶穌才可以讓她得到救恩。她呼求耶穌,並得到耶穌恩賜的禮物。

Wednesday, August 9, 2017

危機使信德更堅強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緊張,衝突及誤解,一直伴隨著教會與世界的關係。尤其在十七、十八世紀時,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佔據了世界的思想:認為世界純粹是由物質構成,且無條件地相信與服從人的理智和思想,對信德和超自然的認識也構成了威脅。在十九世紀,隨著歷史研究與考古學的發展,也顯示了有很多與傳統聖經的解釋不相符的地方。由於懷疑和恐懼,信徒對於這些的不相符的反應未能立時平靜,以致思想、語言、和宗教習俗的淨化受到拖延、挫折、反思及混亂。

在「梵二」會議之後,由於世俗挑戰的刺激,今天的教會已有明顯的改變。從學習和默想天主聖言,到每位基督徒可以手上擁有「聖經」;這正好像將天主的話交托於世界,讓世界了解天主的面容。天主不再是一個被監禁在古代,而是以人的新面容出現。教會是更注重福傳,即使遇到矛盾,也要將社會建立在具有真正價值的基礎上,並要向世界傳遞。

現世發生的一些類似事情,已在厄里亞先知時代發生了,像今天第一篇讀經所記載的。耶穌要求他的門徒在心態上要有更大的改變,如同福音所帶出的信息。這並不只是時代的標誌,而且通過非基督徒的嚴厲批判,皈依的道路是尚未結束的。聖神邀請基督徒超越現世的悲傷,因為不斷增加的恐懼使人的思想,思維,目光與心靈成為世俗精神的奴隸。

為了更好的明白這樣的信息,現在讓我們重複以下的話:上主,即使我要走過陰森的幽谷,我也不怕凶險,因為有你與我同在。

讀經一:列上19:911-13

   9他來到那裡,進了一個山洞,在那裡過夜;有上主的話傳於他說:「厄里亞,你在這裡做什麼﹖」11上主吩咐他說:「你出來,站在山上,立在上主面前。」那時,上主正從那裡經過,在上主面前,暴風大作,裂山碎石,但是,上主卻不在風暴中;暴風以後有地震,但是上主亦不在地震中;12地震以後有烈火,但是上主仍不在烈火中;烈火以後,有輕微細弱的風聲。 13厄里亞一聽見這聲音,即用外衣蒙住臉出來,站在洞口。

我們來到公元前9世紀中葉,奧默尼(OMRI),這位有能力且勇敢的將軍在一次反叛的戰爭後獲是了權力。《列王紀上》這本書很簡短地記載了這件事,只有短短六節經文(列上16:23-28)。在他統治以色列十一年期間,他的王國內所發生的重大政治、社會,尤其是宗教上的變化,就是以色列人的歷史真實寫照。在撒瑪黎雅山上建立了新的首都,發明了新的農業技術、鼓勵人們彼此商業往來、學習先進的文化、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在短短的時間內,使以色列變成一個富裕而強大的國家。

以色列人藉著通婚與鄰近國家的關係得到了鞏固,但接下來便有一個悲劇性的結果:他的一個兒子,阿卡布(ACAB),一個玩弄陰謀的人,與提洛的女兒,依則貝爾通婚。依則貝爾是一個既有魅力,又背信棄義的人。這樣,背判天主的時刻開始了。外邦人的女子迷惑以色列人朝拜外邦人所供奉的神巴爾和阿舍拉。為它們在撒瑪黎雅山上建了一座廟宇,而且還規定王國內的人必須朝拜它們。

在這段緊張的時期,又興起了一位先知厄里亞,他的言辭熾熱如火炬(德48:1)。他由約旦的基肋阿德而來,身穿皮衣,腰束皮帶(列下1:8),度著一種克苦的生活。他很快就意識到了皇后進行的思想和良知的「殖民化」,他干預並譴責以色列人在宗教與倫理生活敗壞的危險。儘管他的努力與勇氣,並未能說服人民保存對天主的信仰。在極度失望之餘,有一日他對天主說:「我為上主萬軍的天主憂心如焚,因為以色列子民背棄了你的盟約,毀壞了你的祭壇,刀斬了你的先知,只剩下了我一個,他們還要奪取我的性命」(列上19:14)。今天的第一篇讀經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的。

為了逃避依則背耳的殺害,厄里亞便逃跑。通過曠野的路逃到了天主的山西乃山上。四百年前,梅瑟與天主就是在這座山上說話。厄里亞到達了,進入山洞過了一夜。天主邀請他到山洞外,等待祂顯示自己的面容時,「在上主面前,風暴大作,裂山碎石,在風暴後有地震」(11-12節)。按照先知的理解,這些都是上主臨在​​的明顯標記。實際上,天主在過去常與自己忠信的僕人,在這些印象深刻的自然現像中同在。天主曾經在火中和煙霧中顯現給梅瑟,山都為之搖晃(出19:16-19)。依則貝耳的神巴爾,也曾經在風暴和暴雨中,乘著雲彩,在旋風中顯現出來。厄里亞感到驚訝的是,上主並不是暴風中,也不在地震與火中。「烈火以後,有輕微細弱的風聲」(12節),厄里亞聽到這樣的聲音後,立刻用外衣蒙著自己的臉,他明白這是天主經過的一刻,天主以全新的方式顯示自己。

 12節在希伯來語中的意思,並不是說「細弱的風聲」,而是先知聽到了一個很安靜的聲音。在安靜中先知接受了上主的啟示,並踏上了他的信德之旅。到這裏為止,天主所顯示出來的形像完全還是古代人所認識的形像:強大、令人害怕,並且隨時準備向敵人顯示自己的能力,並懲罰他們。他就是經常在加爾默耳山上與巴爾神作戰,且戰勝它(列上18:20-40)。現在厄里亞明白:不是上主在這種自然現象的激流中誅殺了巴爾的先知,而是他們將巴爾當做偶像來崇拜。

天主在這種安靜的聲音中顯示了自己真正的面容,厄里亞明白他對天主的熱忱並不是狂熱的表現,也明白「只留下他一人」去朝拜天主是來自一種教條主義,以及對別人不容忍的態度。但是,厄里亞並沒有發覺在以色列還有七千人沒有向巴爾獻祭朝拜(列上19:18)。上主對他說:「去,你回到你的曠野路上去」(列上19:15)。厄里亞聽從了上主在安靜的聲音中所發出的命令。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體會到厄里亞內在的靈修經驗,只要能夠回到內在的安靜中,從內心拒絕外在的聲音。外在的聲音為人豎起一個假的天主形像,並導致偶像崇拜;而人在內心才能反省聖經與福音帶來的信息,才能聽到真正天主的聲音,就是在基督面容上所表現的天主的容貌。

讀經二:羅9:1-5

1我在基督內說實話,並不說謊,有我的良心在聖神內與我一同作證:2我的憂愁極大,我心中不斷的痛苦;3為救我的弟兄,我血統的同胞,就是被詛咒,與基督隔絕,我也甘心情願。 4他們是以色列人:義子的名份、光榮、盟約、法律、禮儀以及恩許,都是他們的;5聖神也是他們的,並且基督按血統說,也是從他們來的,他是在萬有之上,世世代代應受讚美的天主!阿們。

《訓道篇》說:「智慧愈多,煩惱愈多;學問越廣,憂慮越深」(訓1:18)。這句話也可以這樣解釋:愛的越多,痛苦越多。當我們的子女,兄弟姊妹做出令人費解的決定和那些破壞生命的人,都深深地傷害了我們,他們一直陪伴著我們,令我們擺脫不了,因而快樂的時刻也籠罩著苦澀和憂鬱。

我們不要想我們周圍這些可愛的人,是為了放棄可以得到的幸福而這樣做。我們愛教會,我們也希望教會像她的新郎所希望的那樣:純潔如「原野的水仙,谷中的百合」(歌2:1)。但是我們有時看到教會有意無意地與世俗權力聯合在一起,我們因而對此感到迷茫與猶豫不決,感到教會沒有福音精神。

對為愛而受苦的人可以做什麼?沒有甚麼可以做,除了以天主的耐性, 繼續愛和等待,相信福音的種子可以帶來心靈悔改的神蹟。

保祿的例子富有啟發性。他內心深深地感到,基督被自己的子民拒絕所帶來的悲劇,他非常想念以色列的救恩,他說:「為救我的弟兄,我血統的同胞,就是被詛咒,與基督隔絕,我也甘心情願」(3節)。保祿真誠的話使人想起梅瑟向天主代求說:「現在只求你赦免他們的罪,不然,就把我從你所記錄的冊子上抹去罷」(出32:32)。

保祿不明白,為什麼被選的子民,亞巴郎的子民,天主許諾的繼承人,會拒絕天主派遣來的默西亞(1-2)。當保祿給信羅馬人時,離耶穌的死亡與復活已約有三十年。在這期間,保祿同各種方法向他的以色列兄弟宣報基督的救贖,但是沒有任何成果,甚至遭受強烈的拒絕。

在最後兩節(5-6節)列舉以色列是天主的選民的原因;最後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基督是這個民族的後裔的事實。 

現世雖然有很多悲傷的原因,但有一點可以安慰宗徒的就是:天主的許諾是不可撤回的。如果天主允許以色列子民的心變硬,那就是要他們因著背判而受到憐憫(羅11:2932)。為愛而受傷的人,因著這個理由應該可以獲得安慰。每一個歷史就是天主的一部救恩史。 

 福音:瑪14:22-33


22耶穌即刻催迫門徒上船,在他以先到對岸去;這其間,他遣散了群眾。 23耶穌遣散了群眾以後,便私自上山祈禱去了。到了夜晚,他獨自一個人在那裡。 24船已離岸幾里了,受著波浪的顛簸,因為吹的是逆風。 25夜間四更時分,耶穌步行海上,朝著他們走來。 26門徒看見他在海上行走,就驚駭說:「是個妖怪。」並且嚇得大叫起來。 27耶穌立即向他們說道:「放心!是我。不必害怕!28伯多祿回答說:「主!如果是你,就叫我在水面上步行到你那裡罷!29耶穌說:「來罷!」伯多祿遂從船上下來,走在水面上,往耶穌那裡去。 30但他一見風勢很強,就害怕起來,並開始下沉,遂大叫說:「主,救我罷!31耶穌立刻伸手拉住他,對他說:「小信德的人哪!你為甚麼懷疑?32他們一上了船,風就停了。 33船上的人便朝拜他說:「你真是天主子。」

「起來,吃罷!因為你還有一段很遠的路」。這是天主的天使在曠野裡向厄里亞說的。於是先知便起身,吃了喝了,由天使所給的食物獲得了力量,在曠野走四十天四十夜,終於到達天主的山曷勒布(列上19:7-8)。
這個天使給厄里亞先知水與麵包這禮物的著名故事,在福音中天主的啟示與讀經一的的敘述有點相似。

福音是在重複讀經一中的情節:門徒和耶穌所奉獻的食物(瑪14:13-20)。他們正按照耶穌的命令行動:他們都上了船,朝著對岸划去。就像厄里亞一樣,正等待上主的啟示。 
在這個片段中有幾個特別之處。我們很難理解耶穌為什麼給予一個命令——讓他們單獨出發?在那個時刻他們能去哪裡?耶穌為什麼不與他們同行?為什麼要花費很長時間在海上?好像並不是天氣的原因,因為他們都是很平靜地留在山上祈禱,直到天亮(25節)。尤其感到意外的是,伯多祿想在海面上行走,雖然他是一個很熟練的游泳者,但是由於害怕而下沉(若21:7)。

人們對聖經學者們的釋經產生懷疑。我們要注意的是,這些細節是邀請人們謹慎地理解這段聖經,因為這段聖經寫的不是一個奇蹟,而是用聖經中的一些圖像來表達它想表達的意義。
其中一些圖像非常清楚。黑夜的昏暗,首先,是在傍晚發生的;其實,黑夜表示否定的意義。在舊約中很多地方都提到這種意義,如《聖詠》作者說:「我的天主,我白天呼號,你不應允;我黑夜哀禱,你仍默靜」(詠22:3)。

門徒們必須面對這樣的黑暗。到了傍晚,耶穌催促他們上船,朝對岸划去。這給人的印象是門徒們想與耶穌在一起;但實際上,他們由耶穌所奉獻的餅吃飽了之後,想單獨去冒險,走這條路。耶穌所給他們的餅,代表耶穌的話和耶穌在聖體聖事中的親臨。由基督聖體和天主聖言所滋養,他們有了足夠的力量,可以單獨前進,甚至可以單獨越過難關。

 如果耶穌這時在船上,那麼黑暗就不會存在了,但現在黑暗卻佈滿了整個天空。

「到了傍晚」(瑪14:15),在聖經言語中,象徵耶穌一天的結束,是他一天生活的結束,是他單獨上山祈禱的時刻,是他遠離群眾的時刻,是他與天主進行交流的時刻。這就是為什麼門徒們會遇到黑暗。黑暗是失去方向與懷疑的象徵,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信友感到疑惑。在某些時刻,面對信仰挑戰的人覺得自己孤身一人,經驗著憂傷,感受到天主保持沉默,於是詢問天主有關自己的選擇、奉獻、付出,以及聖召的意義何在?
然後有「逆風」。以色列子民有過在狂風中的經歷:「忽然從曠野那邊吹來一陣颶風,刮倒了房屋的四角」(約1:19),他們記得強烈的東風襲擊船隻(詠48:8)。「他一發命,風浪狂掀,海中波濤頓時高翻,時而忽躍沖天,時而忽墜深淵;處此危急之中,他們膽戰心寒,恍惚暈眩,有如醉漢;一切的經驗,全部紊亂」(詠107:25-27)。

「致厄弗所書」的作者用這種圖像,說明人的思想與理智反對基督的理由,他對自己團體的基督徒說:「使我們不再做小孩子,為各種教義之風所飄盪,所捲去,而中了人的陰謀,陷於引入荒謬的詭計」(弗4:14)。

在舊約中,「水」象徵帶來死亡的力量。聖詠的作者,被一種重病折磨地幾乎死去,他向天主呼喊說:「求你自高處伸出你的手,救拔我,求你由洪水和外人手中,拯救我」(詠1447)。在痊癒後,他對天主說:「死亡的狂濤環圍著我,凶惡的險波驚嚇著我」(詠185 ),因為「他由高處伸手將我拉住,他由洪水之中將我提出」(詠18:17)天主對自己的子民許諾:「當你由水中經過時,我必與你在一起;當你渡河時,河水不得淹沒你;當你在火中走過時,你不致烙傷,火焰也燒不著你」(依432)。

以色列人經常對水感到害怕,只有上主說:「不要害怕旋風與風暴在天主聖言力量下,天主造了穹蒼,分開了穹蒼以下的水和穹蒼以上的水。」(創17)天主是唯一有能力平息波浪的衝擊(詠10725-30)惟有他展開天空,步行海波之上(約98)。
明白了「水」的意義之後,現在可以明白為什麼門徒們感到害怕:他們害怕被死亡與邪惡的勢力所捲走,他們只感受到黑暗勢力的存在,卻沒有發現耶穌在他們身邊。這是他們不可逃避,而要面對的問題與挑戰。

船在逆風中顛簸,在原文中,「顛簸」這個詞的意思是「進行一種試驗」。「顛簸」表示將一種金屬在很堅硬的石頭中進行強烈地摩擦,以檢驗這種金屬是寶貴的,還是平庸的。海浪刮起很大的風,幾乎將門徒們吞噬,但這對他們來說是必須的考驗,如果他們想讓自己的信德成熟,就必須從以自我中心的思想中走出來,意識到主耶穌就在他們身邊。

在這種情況下,耶穌步行海面,好像只有天主才可以這樣做(約98)。門徒們不相信,他們以為是見到了鬼怪。難道這就是他們的反應嗎﹖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他們沒有認出耶穌來? 

我們面對的不是按照時間順序發生的事,而是天主要藉此帶給我們什麼的信息。瑪竇是用聖經中的語言描寫他的團體,在那個時刻正面對很多考驗。外在的環境使他們感到非常憂傷,尤其是他們覺得找不到可以解釋這種情況的理由:一種無序的狀態,使他們感覺不到師傅臨在於他們中,如同耶穌對基督徒團體的保證,與由此帶來的勇氣,這都被外在的環境所淹沒。

福音作者想啟發他們:耶穌已許諾,祂與門徒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20)。但是,這種「同在」並不是身體上的,像那些群眾與耶穌一起走過巴勒斯坦的路,而是以另一方式臨在於基督徒團體中,就是他們所認為的「鬼怪」一樣。福音作者就是用這種模糊的寫法,描述復活的上主及祂的新生命存在的狀態。在復活的那天,耶穌顯現給同他常在一起的門徒們,他們卻「感到害怕,以為是見了鬼怪」(路24:37)。
要認出基督的臨在並不容易,只有用信德的眼才可以認出耶穌的臨在。

今天福音片段的第二部分(28-33節),是繼續耶穌與伯多祿的對話。這段福音從伯多祿的請求開始:「如果是你,主,就讓我從水面上行走到你那裡去吧」(28節)。如果只從字面意義去看,我們會覺得伯多祿的問題很奇怪;但是如果從整段敘述在聖經中的象徵意義去理解,意義就很清楚。伯多祿是宗徒中的首位,認為自己的師傅就是復活的基督已經戰勝了死亡的洪水,現在步行在海上,生活在天主的世界裡。伯多祿知道自己被召跟隨耶穌,是在生命的恩賜中;但是死亡卻令他膽怯,他害怕自己未能成功跟隨耶穌,於是他請求耶穌賜予他力量,戰勝恐懼與死亡,並帶領他走向天主。
只要伯多祿將目光注視在耶穌身上,便可以在水面上行走;但當他減少對耶穌的信德時,當他懷疑自己的選擇與正在走的道路時,立刻感到害怕,便開始下沉,並覺得會被淹沒,失掉生命。

這其實是在描寫我們生命的存在條件。「你們朝我走過來吧」這是復活的基督對今天的每個門徒所講的。不要害怕失去自己的生命!如果你猶豫,死亡將使你感到害怕;如果你相信天主所說的話,死亡的洪流將不會嚇怕你,你將通過死亡的途徑到達復活的光榮。